1. 首页 > 情感

中国名字的由来 中国名称的由来

说到中国名称的由来,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有人问请问中国名字由来,另外,还有人想问中国各省份名字的由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名字的由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名字的由来

中国名称的来历

中国香烟的来历

中国人名字的由来中国的名字是谁起的。

中国名字的由来:请问中国名字由来

“中国”名称的由来?汉字的演变过程100字。

“中国”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中国”?中国历史朝代。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之城”或“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直接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 自汉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称为“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以后,才把“中国”作为“”的简称。全国以后,也把“中国”作为了“”的简称。 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祖国是中国。但在古代,人们所说的”中国”,并不是现在的”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之城”或”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直接的王国。因直接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的地区都叫”中国”。 3.指中原地区。 4.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5.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也住着许多少数,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 6.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建立的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王朝——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他们所说的”中国”,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辛亥以后,建立的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各族共同组成的了,全称是””。 “中华”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一词之前, 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观念,甚至连“”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的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1840年战争之后,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救亡图存的热潮迫使先进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许多问题。在“保国、保种”的呼声中,严复的《天演论》传递出一种世界之间相互竞争的族群理念,从而使国人意识到“合群”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严复没有进一步介绍的理论。梁启超则沿着严复“保种”、“合群”的思路,渐渐以现代理论来思考问题。1898年秋他日本之后,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欧洲的论著,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通过对欧洲世界史著作的评介,破天荒地使用了“”一词。随后,他又从进化和竞争的理念出发,大胆提出了是近代史学的灵。他在《新史学》一文中明确指出:“历史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这里所谓的人群进化,实质上也就是进化。梁启超的观念已经开始上升到理论层面。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的概念,并将中国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与亚洲各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合同全亚洲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梁启超在这里反复用了三个“中国”,而且从宏观上勾勒出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显然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中国”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云:“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一词。其云:“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观;二曰世界观”。 由“保种”、“”到“中国”,再到“中华”和“中华”,梁启超基本完成了“中华”一词的创造。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中华”的最早词汇,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不过,梁启超在具体使用“中华”一词时却比较混乱,有时指汉族,有时又指中国的所有,直到1903年其发表的《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才清晰地赋予了较为科学的内涵。其称:“吾中国言者,当于小之外,更提倡大。小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组成一大”。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并断然下结论说:“中华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真正完成了“中华”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性创造。这就是,中华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汉满蒙回等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由于梁启超崇高的地位和影响,“中华”一词一经提出,就在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留日中国学生所办的报刊当中,无论是《浙江潮》、《江苏》、《二十世纪之》,还是《民报》、《国民报》、《世界》,都对以及中华的含义展开了讨论。杨度这些很有水平的思想理论家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杨度在1907年发表了《金铁说》一文,对中华的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杨度的高明之处在于超越的血统意识,提出中华与其说是一个种族融合体,不如看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的一体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华这个大家庭。 、章太炎这些党人从“排满”的立场出发,本来不大关心融合问题,但在梁启超、杨度这些大学问家的影响下,也不得不思考团结和平等的问题。随着的创立,提出了“五族”的理论,进一步将现代落到了实处。中华多共同体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国人的共识。

以上与请问中国名字由来相关的内容,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国各省份名字的由来的分享。看完中国名称的由来后,我希望这对大家都有帮助。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592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