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合情感怎么样?
望江南中与天静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
温庭筠《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近的诗句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萍洲。”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两句话的意境是相似的。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收束中有景生情,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一气呵成。夕阳更生离愁,三个字“断肠人”总结全诗,直抒游子心中那无言的悲戚。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倦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优国优民、报国无门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咏三叹,余韵无尽的效果。
妙合而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某某事或物)来源于巧妙的结合与凝结,即巧妙地融合。
观稼杨万里赏析?
《观稼》
三年再旱独堪闻?一熟诸村稍作欣。
老子朝朝弄田水,眼看翠浪作黄云。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杨万里因曾上《千虑策》,为枢、相所重,被荐入京任国子博士,后历任太常博士、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将作少监等职。淳熙元年(1174),离京外放。这首诗即作于待官居家之时。
诗人长期生活在农村,对自然天象、庄稼收成十分敏感,深有体验。这首题为《观稼》的小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这种亲身体验,抒发了回到家乡偶逢熟年时由衷喜悦的心情。诗的前两句从大处落笔,总叙家乡两早、一熟的农事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同情态,一悲一喜,对比鲜明。

当诗人返乡后,听说三年之中两逢大早,致使庄稼歉收,民生凋弊,饥民流落,饿孵横尸,种种惨象素绕在诗人心头,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哀怜,这一切不幸的情事哪里能够忍心听啊:在这里,通过“独堪闻”的反诘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楚的心灵。幸好今年尚未遭受灾害,各乡各村终于迎来一季麦熟。
诗人仿佛看到家乡父老们,面黄肌瘦、愁容笼罩的脸上开始浮现一点宽慰的笑意。诗人的心和广大农民的心是息息相通、忧乐与共的,此时内心深处才稍微升起了欣慰之情。后两句从小处着笔,具写诗人自己的所作所见,从中曲现内心愉悦自乐的心境。
诗人热爱田园,向往乡居,一旦从繁华闹杂的京城回到乡村,又眼见庄稼收获在即,一片翠绿的麦浪正逐日化作成熟的大片“黄云”,心中不禁充满了欣喜之情。他天天下地察看,“朝朝弄田水”,精心管理,爱护备至。他久久地伫立在田边,一次次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大片碧绿色的庄稼,在风中起伏翻动,犹如阵阵水波迎面扑来。
细看麦穗和麦杆,正悄悄地由绿转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另一番美好的景象:麦秋时分,满眼是一片黄澄澄的等待开镰收割的庄稼,象铺盖在万里长空中的一层浓重的黄云,饱满的金色麦穗沉甸甸地下垂摇曳,散发着清新甜美的麦气,正是“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此情此景,怎不使人欣喜,怎不令人陶醉!
眼前的美景,与诗人含蕴的感情、美好的理想水乳交融,妙合无垠,创造了充满魅力的意境。诗人在这里成功地运用了两个借喻:“翠浪”和“黄云”,既生动形象,如睹如绘;又含蓄隐曲,强化了文学色彩。苏轼诗云:“分啡翠浪走云阵,刺水绿秧抽稻芽。”
王安石诗云:“燥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黄庭坚亦有诗云:“黄云喜麦秋。”正如《诗人玉屑》卷十引惠洪《冷斋夜话》云:“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此法惟荆公、东坡、山谷老人知之。”这种以借喻代本体,以形容词修饰语代替名词中心词,而显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手法,用得恰当,确有神奇的魅力。
杨万里吸收了此等笔法,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将两个借喻压缩在一句诗里,形成当句对,显得高度凝炼而工整、铿锵。同时,又用“眼看”和“作”两个动词串连起来,巧妙地将“景”与”情”融于一炉,将“现实”与“理想”交织一起,情与景偕,思与景共,情景相生,虚实交错,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真、善、美兼备的艺术意境,升华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美感高度结合的完美境界。短短七字,竟有如此丰富、完美的表现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6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