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在女人这种状态下,最易溜走
在世俗观念里,人生大事,似乎都以30岁为分界点。
社会强加给我们「每个年纪该做的事」的考验,在30岁这个分界点都如约而至,比如稳定的工作、房子、车子、孩子。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 不敢错 」的观念绑架着,谨慎而焦虑地面对着自己人生的每一个关键选择。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察觉到:
越是谨慎,越是焦虑,「慌」的情绪就越是肆意。
01这种「慌」,最直接地体现在了择偶上。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和男友通过熟人介绍认识,在接触过程中觉得对方对自己好,出于感动就答应做对方的女朋友。
原本打算把男友领回家给家人看,可后面又发生了让她不能接受的事情。
她明确跟男友说过自己现在不想发生性关系,但对方就是不听,每次冲动冒犯后都是道歉。
最终因为这个事,两个人分手了。
今年知道对方结婚了,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但她既渴望又害怕亲密关系。
处在29岁的适婚年纪,她开始焦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谈恋爱或者婚姻?”。
从女主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女主的焦虑。
但结婚,是人生中的重大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是至少两个人、两代人的事。
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结婚这件事情。
为什么很多已婚的人过得不幸福、为什么很多未婚的人害怕婚姻?
很重要的原因,是情感能力不足、伴侣价值不够。
但爱其实是一种可以被学习的能力,伴侣价值也是一种可以被提升的价值。
上述女主在提问中问到,她是不是不适合恋爱、结婚。
其实比起适不适合,更重要的是自己想不想结婚。
虽然女主既渴望又害怕亲密关系,但只要自己是想结婚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就算女主快29岁了,也为时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持续地学习爱的能力、提升伴侣价值、建立一段长期的高质量关系,比如咨访关系。这些都有助于一个人从回避型逐渐转为安全型,有助于收获幸福。
当然,结婚不是人生的必做题,也可以选择不结婚。
适婚年龄,只是人为的设定。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内在心态和外在状态。
而且如果都不想结婚了,就没有适婚年龄这一说法了。
但这需要有更强大的物质保障,像积累足够多的养老金,将来万一要去养老院了,手头至少得有足够的钱;
也要有更强大的内心,能经得起外在的舆论压力,也能扛得住万一自己没钱了、生病了但身边没有人可以依靠的困境;
还要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可以相互支持。
如果选择了一个人生活,想要活得好,就得把自己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的样子。
因此,与其让自己停在原地左右摇摆,不如让自己持续行动。
行动力,是打消「慌」情绪最有力的方法。
02“我30岁了,好像没有了分手的自由。”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30岁女人的分手,已经从一道感情题变成了一道推理题。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因为男友对她的性冲动下降了,所以双方决定搬到一起生活。
同居接近一个月,她能感觉亲密感有增加,但无意间发现了对方的交友类app。
她男友承认是聊骚,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但整体回答给她的感觉像挤牙膏,让她感觉很累。
所以,她很迷茫,分手的话,舍不得,毕竟三观契合很难找,同时也有年龄压力;但继续尝试,又担心聊骚就是一次和一万次的差别。
女主其实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敢分手,怕分手了,找不到更好的。
女主很在意一些外相,比如女主提到的年龄压力,但这都不是真正重要的,这都只是一些数字、一些标签。
女主对自己也有很多的评判和不自信,比如女主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仿佛只有自己达到了某些标准,才是值得被爱的。
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比如大于一定的年龄了,就不值得被爱了。
可当一个人很在意一些外在的标签时,她和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爱人距离是很远的,也不是真正地爱自己、真正地爱对方。
只有抛开这些外在标签,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出选择。
03都说三十而立,可大多数人直到30岁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30岁之后才开始追求,是不是就意味着为时已晚了呢?
同样来自读者的故事,她是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目前就职于一家稳定单位,工作状态属于停滞阶段。
她感觉上班的每一天都是在消耗自己,但也不敢贸然辞职在家。
她想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想转行做老师,在赚钱的同时陪伴孩子,但能不能考上还是未知,竞争很大。
而且,如果考不上,自己也将近35岁,找工作也不一定会再遇到好的机会。
她好渴望找到一件自己热爱又可以赚钱的事情,但年纪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时间精力,让她很心慌,不知道该如何突破。
对于上述故事女主既想赚钱、又想有时间兼顾孩子这件事,我个人评估其实并不一定要通过考老师,才能得以实现。
先不说老师能不能满足想要的结果或人生目标,就算能实现,但可不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获取呢?
上述女主的需求无非是想在挣钱的同时,还能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孩子,但要知道,当老师可能恰好三件事都不能满足。
可能既得不到充足的时间、挣不到太多钱,也可能没有精力把孩子照顾好,更有可能还不如现在。
我并不是一定要女主放弃当老师,但要明白一件事:当老师并不能实现所想的人生目标,当然,有可能会实现。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选择了当老师,但绝大部分的结果并不是女主设想的那样。
人生,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
即便我们选择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但这件事情可能本身恰恰完成不了这个目标,或不是最有效率地、最好地完成方式。
所以,女主目前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是在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越是不能盲目去做一件完全会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的事。
而对于人生规划,我们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建跑道”。
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建立一个跑道、赛道,再在赛道上不断地努力;等到可以用赛道换钱的时候,再辞职。
我们可以不让年龄成为我们做出取舍的理由,但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现在应该要干什么。
很多人之所以感到「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即将迈出的那一步究竟是海阔天空还是万劫不复。
但勇敢的人,总是先被命运垂青。
所以,不论你现在正处在什么样焦虑中,请先抛开「每个年纪该做的事」的约束,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用犹豫的时间去遇到问题,用焦虑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哪怕结果最终不如意,至少为自己争取过。
END博主简介:潘升,笔名冷爱,情感畅销书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置顶多点在看不迷路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6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