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是一种什么感受?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八个字形容:头痛欲裂,寝食难安。
步履艰难的爬布达拉宫,简直不要太难受。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美丽的布达拉宫,八角街上虔诚的教徒。羊卓雍错湖面的碧绿,雪山上的洁白。西藏的美景是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会被高原反应所困扰!特别的难受。
我就分享第一次去西藏的经历吧!
在2016年四月我人生中第一次前往西藏旅游。从成都飞去拉萨。一下飞机感觉还挺好,只是人有一点累。但是从机场打车到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后,感觉人开始飘了起来,回到房间后躺在床上后就。基本上粗愿意起来了。
那天晚上当然不洗澡了。本来中午就不吃午饭,购买想想晚饭得吃吧,于是起床去餐厅,看到所有食物都没有食欲。最后去旁边的小店买了牛奶和巧克力面包等零食,还是吃不下。晚上睡不着觉,头痛欲裂,一觉睡醒特别难受,鼻子还出血。后来跟服务员要了吸氧瓶。但效果叶就那样。
第二天醒来后,勉强的下去吃早餐。勉强的吃点东西,然后恢复体力。
由于之前预订了门票,早上排队以后顺利的进去了。四月份游客不多,但是爬去布达拉宫,真的是举步艰难,仿佛登天一样。好在一路的听导游讲解有关布达拉宫的历史,分了神。
下午两点就出来了,然后拍摄了58元人民币的角度照片。
本想继续拍摄布达拉宫广场的夜景,但是身体真的吃不消,人轻飘飘的感觉,后面只好打车回酒店了。
第三天入住拉萨瑞吉酒店,然后出租车师傅把我们丢在酒店大门口,自己拎着箱子和背包爬去酒店。坡度不大,却走得异常艰难。
但第三天晚上相对就好了很多。晚上醒来一次,喝水,接着睡。
后面一天去了扎什伦布寺,途中车子爬到冰川脚下,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受的一次高反。拍照几分钟后急忙上车,下山了!
后面再回到拉萨后,人就舒服了很多。睡眠质量好了很多。
还想再去西藏!虽然有高反,但西藏的美景和人文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
以上照片都是我拍摄的。如果你喜欢,就给你一个赞吧!
高原反应的第一感觉就是:头疼、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嘴唇发紫……每个人的反应各不一样,有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人,请谨慎前往!谢谢!
就我的经验来看(在西藏工作两年多),除了正常的感觉胸闷,嘴唇发紫外,每个人情况都不一致。
公司是亲戚开的,在拉萨,每年夏天家属会去西藏避暑,(对,没错,西藏夏天还是很凉爽的,冬天也就晚上冷)每年大概都要上去十几个人,大人加小孩。我们自身每年中间也要去内地休息一个月。
说正题,高原反应的实质是环境变化而身体产生的正常反应,属于身体适应环境的表现形式。所以,第一次上去建议坐火车,有个爬坡的过程,而且到了高原也有供氧。
而每个人身体状况都不一样,简而言之,你身体哪一块比较弱,可能哪一块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小孩子反而没什么事,因为身体比较均衡。
就拿我来说,我容易上火,肠胃不好。我大学期间第一次去西藏就是拉肚子,(坐三十多个小时硬座上去的,我是真爱西藏,后来都提前买找票贩子买了)然后这两年期间每次上去都会发烧,流鼻血,两次急性肠胃炎。
要真正适应西藏,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尤其是工作,旅游消耗小就不一样了。我第一年的前半年基本每个月都要发烧,吃次火锅大家都要拉肚子,因为温度达不到,肉不是太熟。
真正特别适应是第二年,无灾无难,没有得病,上下楼也不喘气那么厉害。但毕竟是平原人,有次傻x手痒打了会篮球,一个星期才缓上来。(正值热火vs勇士,詹姆斯夺冠热血沸腾的。)
说说我的那些亲戚们,小孩子一般都没事,除非体弱的。原来神经衰弱的会头疼,整夜睡不着。心脏不好的就要带点速效救心丸什么的,原来有过敏的可能会发烧什么的。
总而言之,都是正常反应,不需要太害怕。每年过来玩的老头老太太都一大把,很多时候是心理作用,潜意识觉得会有反应,结果就有反应。实际上小型氧气瓶这个玩意,会有身体依赖性的,但是还是有备无患。
还有另一种情况,上年去林芝,有位七十多的老太太,人很和善,什么反应也没有,也有人去西藏一点事都没有,蹦蹦跳跳的。高原反应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人又不是机器,你完全不适应环境这不是正常现象,后来那个老太太回去了得了点不大不小的病(老太太问我要的扣扣),第一次去西藏建议先去林芝,富氧环境,有个过度,一般报团也都先去林芝,另外南伊沟不错,当然自己开车更爽,不是一个级别的。
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发烧消炎药必须必须要带,尤其是自驾的,每年往西藏开大车送货的很多都是死于急性肺炎。过了青海湖开始爬坡的时候就不要有大的消耗,到了拉萨不要洗澡抽烟喝酒,不要洗澡抽烟喝酒,不要洗澡抽烟喝酒。重要的事多说几遍。 上年公司总部的人过来玩,在青海待了两天,蹦蹦跳跳还骑自行车在青海湖,都是年轻人,下午三点到的拉萨,中间在火车上没事,当天晚上急性的高烧不退,然后紧急给安排回内地得飞机。说实在的,来之前不做好调查,以为西藏跟自家后花园的,有点小作。
暂时想到的就这么多,都自己总结的经验,现在在休春节的假期,一个半月。适应了高原环境回了内地反而会醉氧,就是天天想睡觉。
全部手打,多给点赞,回答了几次总有喷子质疑的,不懂没来过就不要bb,尤其是装懂的,我就个在西藏工作的小青年,写个这个完全图个乐,不给钱不出名的。有问题可以再底下评论,我有时间会回答的。对了,目前在西藏自己开车累计了三万公里的里程,装个x就走。
ps(图片算是自己拍的,盗图就算了,上次发了几张就被用了,当你可以给钱啊,我可是绝对的视金钱不为粪土,毕竟西藏油还是很贵的,哈哈。还有扫到敬业福 今年敬业福不少)
19年春节去的拉萨。本人47岁,第一次进藏。提前10天红景天泡水喝,当时飞过去的。落地后感觉良好,心里放松不少,酒店放好行李就去八角街吃饭了。大概晚上九点左右,高反了。心跳加快,有点激动的感觉,嘴唇黑紫色。赶快结束吃饭,回酒店就休息了。一夜没有深度睡眠。第二天症状也没有减轻,伴有轻度头疼,身体疲惫的很。在拉萨几天都没有好转。
中间几天去了林芝,很好,一点都不高反,一回到拉萨又和之前一样。
个人意见,高反不可怕,只要不剧烈运动,到达的前两天不洗澡,保持心态平和,空腹,多吃水果,多喝水,保持愉悦心情,放轻松,是可以平安度过的。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2016我退休了,女儿做好攻略带着我们俩出发 。从东北到兰州海拔两千多,我没有什么不适,老公轻微头疼,兰州,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耍了一圈,临到要出发西藏,女儿发烧头疼咽喉肿痛,心想这下完了,赶紧去诊所打吊瓶退烧,有所缓解。为了不留遗憾,怀着忐忑踏上旅程。列车通过5100唐古拉山,乘客几乎都有反应,我对铺一对乌鲁木齐老夫妇,呼吸困难。列车员挨个问询帮着弄氧气,后来在布达拉宫和对铺的又相遇了,得知到了拉萨他们就输液了。在拉萨孩子的感冒好了,还能在布达拉宫广场飞跳拍照。计划从拉萨到尼泊尔,超市购物,使馆签证,时间紧路途远,心里急,我出状态了,脸煞白,恶心呕吐,头嘣嘣跳要炸裂。这种情况必须吸氧,当地的超市都有氧罐出售,吸上氧首先头不炸裂其它现象也慢慢缓解,有惊无险。去尼泊尔的路上氧罐随行,不敢懈怠。从尼泊尔再回到拉萨就完全适应了。二十多天的行程美好难忘,想念拉萨的蓝天白云,回味光明茶馆的酥油茶,玛吉阿米仓央嘉措的爱情。爱你拉萨!我们还要拥抱你。
高原反应是什么感受?我想这是很多想去青藏旅行的朋友希望了解的。我几次去青藏高原,有过几次高反,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高反原因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东部广大平原地区海拔不足百米,植物茂盛,大气中含氧量很高,人生活中适应了这种空气环境。而高原地区遂着海拔升高,空气逐渐稀薄,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时,长期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会因缺氧产生反应,俗称:高反。
海拔多高会高原反应,什么症状就我个人和旅伴的高原反应而言,我们在海拔3000米时开始有高原反应。其表现为走路累,走几步就想歇会儿,喘气胸闷,没食欲,晚上睡觉时浑身上下不舒服,头痛。这些只是我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之间的高反,随着海拔升高,高反会越来越严重。有些高反会危及生命,所以不能小看高反。
高原反应也会因人而异,同样高度,有人被折磨的痛不欲生,有人就没有任何反应。绝大部分人的高原反应,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被适应,从而逐渐消失。
为了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人们常常在上高原前,在医生指导下做些准备,在旅途中也会备些氧气,带些口服葡萄糖,旅途中注意休息,如果感觉高反严重,应立即下撤,切记安全第一。
这是我的一点感受,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祝朋友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我是快乐驴子,酷爱旅行,喜欢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分享快乐。
我说点我的感受。1975年12月,我在内地探亲后返回西藏部队,一到拉萨,开始有点兴奋,我住在军队招待所里,有点心慌、气短,我没在意,吃完晚饭,我到西藏军区歌舞团看汇报演出,当晚11点回到住处,半夜里自己咳嗽醒了,也没吃药,熬到天亮到所里医务室看医生,结果说我得了高原肺水肿,我被送到西藏军区总医院住院抢救医治一个多月才恢复健康。我的体会:1.头疼头昏;2.心慌、气短、气喘;3.腹疼、腹泻;4.恶心呕吐;4.烦躁不安;5.咳嗽咳痰,尤其粉红色泡沫痰是肺水肿的表现。5.昏睡。症状可以几种混合在一起。注意事项如下:1.在西藏不洗澡以免感冒,感冒的人暂时不去西藏;2.在西藏少活动、慢活动;3.吃红景天胶囊预防高反;4.适当吸氧;5.吃清淡易消化食物;6.随时看医生。
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瑟蒂斯
我认为健康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如果它们可以转让,我愿意把我的那一份都给你!我的宝贝,生日快乐!
高反是种充满偶然性的事情,你就是进藏100次,也不代表下次不会有高原反应。不但如此,等你回到平原,它还会用一种叫做醉氧的东西提醒你,他曾经和你一起玩耍。
我本人曾经有过两次高反的经历,目睹别人高反次数难以计数,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描述一下这种感受。
我第一次高反发生在玉龙雪山,我们缆车到达半山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拔高度应该是4000米左右。然后继续沿着栈道向山上爬,一直爬到栈道最高一层,海拔4680米。
在向上爬行的过程中,唯一的感觉就是气不够用,特别容易疲惫,并且迈不开腿。当时所有人都没有高原反应的症状,我们还在栈道的最高点抽烟,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已经无法打着,还是借用了管理员的打火机。
第一口烟吸进去,立刻产生了旋晕的感觉,所以我经常开玩笑的和别人说,高海拔地区吸烟是种美妙的感觉,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尝试一下,哈哈哈!
我们大概在木栈道顶端停留了40分钟左右,下山后,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我的症状尤其强烈,颜色死灰,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不过因为没怎么吃饭,所以也没吐出什么东西啦。
晚上到达双廊时,开始出现全身发热的症状,所以也没法吃晚饭,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没有随身携带药物,再加上有发热的症状,所以临时买了扑热息痛服用。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晚上在宾馆,出了一身汗,第二天症状消失,现在回想起来,估计当晚不服用扑热息痛,可能第二天的症状也会消失,因为当时全身发热,是由于高原反应引起的,并不是因为在木栈道上停留时受风导致。
第二次高反是在年宝玉则,当时的海拔高度大概是在4000左右,去年宝玉则的路上,没有发生任何高原反应会发生的迹象。但在年宝玉则当晚,碰到了一个朋友久别重逢,吃饭的时候朋友坚持要,喝点儿酒庆祝一下。
我平时几乎是从不饮酒的,但当时盛情难却,喝了一小杯青稞酒。结果第二天严重高反,当时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伴有强烈的嗜睡感受。整个人都在云里飘着,这种感觉就像是安眠药吃多了,人醒不过来的状况。明明非常平整的木栈道,被我走的深一脚浅一脚,真的是像踩在棉花里一样。
因为实在是太难受,所以在年宝玉则也没有深入,只是在湖边坐了一会儿便折返了。随后我坐在车里,依旧是一种飘着的状态,昏昏沉沉,很难区分自己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就这么一直飘着到了色达,现在回想起来,我基本回忆不出,从年宝玉则到色达的路上已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到达色达以后,症状逐渐褪去,在色达宾馆休息一晚后,症状消失。
通过两次高发的经历来看,除了均有剧烈头痛的症状之外,其他的症状几乎完全不同,诱发两次高反的原因也不一样。这就是我说的,高原反应是一种充满偶然性的情况,几乎没有办法用上一次的经验来推导下一次的情况。
另外,我见过朋友的高反症状中,除了那些比较普通的意外,还有人发生过剧烈的身体疼痛。疼痛的位置也不同,有人是腰疼,有人是肩背疼(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胸痛)。
还有人发生过呼吸困难和肺水肿的征兆,高原地区肺水肿的症状,通常是呼吸困难,肺部有呼噜声,坐起时症状减轻,躺下症状加剧。
高原地区发生肺水肿,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状况,一旦发生,必须迅速下撤低海拔地区。
对于如何预防高原反应,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几条,先千万不要感冒,我发生肺水肿的朋友,就是因为洗澡以后,头发没有吹干受风导致。
尽量减少活动量和运动频率,我们是来旅游的,我是来挑战自己身体的机能极限,所以多加点小心总没错。
我在高原上曾经见过,在那曲地区,温度零度左右,有人穿半截袖在室外晃荡;也曾见过老外在去珠峰大本营的弹簧路上,穿背心儿裤衩骑自行车;还见过有人在藏北高原,泡过野温泉后光着在外面走。
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如果你来试一下的话,你也会没事情。所以还是我最开始说的那句话,高原反应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因素的事件。
没有什么人能够像你证明,怎样做可以不高反或怎样做可以减轻高反,这些经验之谈,别说放在你身上可能不合适,就是下一次放在他自己身上是不是合适也不一定。
最后我再次强调,进入高原以后,注意增减衣物,千万不要感冒、千万不要感冒、千万不要感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祝您有一个完美的西藏旅游回忆,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有关西藏历史文化、风俗、旅游等方面的问题,欢迎您留言和我交流。
不邀自来,14年12月份因工作需要出差去了拉萨,提前得到通知自己也喝了一些红景天,客户给定的火车票。我们一起3个人,在火车上呆了40个小时。不过火车过西宁以后一路上风景很不错,火车穿过格尔木路过青海湖,在火车上能看见雪山,耗牛,藏羚羊,有时候能看见狼群,这是坐飞机无法看到的。火车过唐古拉山火车就开始供氧。一路上自己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
到拉萨客户过去接站,安排好酒店。当时第一次来拉萨非常激动,情绪有一些亢奋。晚上客户招待吃饭让喝酒,本来不想喝的,客户说少喝点没事,因当时在减肥不想喝啤酒,白酒不怎么会喝,就喝得红酒。因为聊的不错一来二去喝到11点多,也喝的不少,一桌子人就我一个人喝红的,我竟然喝了一瓶半左右,天哪!我也没有什么事,就头稍微有点晕,结束回房间睡觉。
健康高于一切,理智大于情感。
到半夜三点多人受不了了,发烧,头疼,胸闷气短,浑身无力,加上房间有暖气怎么睡都难受。因为来的时候听说高原反应能抗住就抗,一但吸氧输液高反就很难过去,使用一直硬撑着,早上七点天刚刚有点亮,还是浑身难受,就在房间洗个澡。洗完以后感觉好像好了很多就躺床上睡了一会。
一会又发烧浑身难受,就起床想打开窗户通通风透透气,一拉窗帘外面有个医院,就是厚北医院,一个人就跑医院看病去了。
医生问怎么了,
我说可能是高原反应吧,
医生问什么时候进藏的,
昨天
医生问洗澡了吗?
洗了,今天早上洗的,
医生又问喝酒了吗?
喝了,
医生说那你不是找死吗?
医生没有给开吃的药,就输了两瓶药,吸了一会痒就回去了。虽然已经不发烧了,但浑身无力走路都不想走路。
中午客户打电话让一起吃饭,我去了,因为不舒服没有胃口,打个招呼就走了。吃饭的地方离布达拉宫很近,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广场上逛。有一个拍照点,就是50元人民币背面的角度,平台上刚好没有什么人,就有两个喇嘛在哪里拍照,他们互相给自己拍照,我主动去给他们俩拍合影,我也跟他们拍了一个合影,还互加了微信。高反过去以后,但我在藏这十几天一直没有什么胃口,吃饭吃的很少,酥油茶喝了不少,并喜欢上这个味道。
以后又因工作关系进藏了几次,刚来第二天都会有一点头疼浑身无力,但第三天都会过去。
这几年不经常去了。希望今年再进一次藏,好怀念酥油茶的味道。
经过几次进藏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快速适应高原,减少高反不适的注意事项。
1.最好开车或者坐火车去,这样身体在路上能慢慢适应。
2.前三天不要洗澡,因为一洗澡毛孔会打开,会加快血液里痒气排出。
3.如有发现感冒,发烧,等疾病尽快就医。
4.刚进藏得几天不要乱吃东西,因为不适应很多人会拉肚子。
4不要剧烈运动。
5.不要喝酒。
6.多喝酥油茶,虽然味道有的人嫌难闻受不了,但这是你尽快适应高原生活的良药。
7.如果知道行程最好提前半个月购买红景天、西洋参等药材泡水喝或者吃抗高反对药物。
希望对去西藏的朋友有用。
十年前的一次年轻冲动让人记忆犹新,老婆声称差点就不行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有几分后怕。
那是和老婆第一次去高原地区旅游,飞机到达昆明后,连夜坐火车到丽江,第二天早上到了丽江,按照计划我们坐大巴到香格里拉,原本是想在香格里拉玩两天再去德钦飞来寺看梅里雪山,结果正好那天大巴中午到香格里拉汽车站时有辆大巴准备开往德钦,我们就想那就先去德钦,从最远的地方开始玩,一路玩回来。
昆明海拔2000米到丽江2400米,再到香格里拉海拔3300米,去往德钦的路上经过白马雪山垭口海拔4200多米,到达德钦飞来寺海拔3400米。
到达飞来寺是晚上7点左右,等于我们24小时内马不停蹄从昆明到德钦,坐了一天的车,赶了一天的路。现在回头想想也是够辛苦的,要我们再这样走一遍肯定接受不了。
一路过来感觉精神状态不错,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应,看到飞来寺对面的梅里雪山,我们觉得不虚此行,期待第二天的日照金山。
接下来就是分割线
晚上老婆洗头洗澡,然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睡到半夜里她突然把我推醒,和我说她头痛,我用手指在她太阳穴处按摩,她紧皱眉头说头好涨的感觉。
我摸她的脉搏发现跳动的很快,问她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她说呼吸不上来,说话带有喘气,我想这就是高原反应了,赶紧找客栈老板帮忙,老板说隔壁商店有卖氧气瓶,晚上去敲门会听到的。我去隔壁敲门买来两罐氧气瓶,立马给老婆吸氧,她吸了一瓶后,总算缓过来了,她说刚才我去买氧气瓶的时候特别难受,感觉差点要晕过去,好怕自己就死了。
整个晚上两个人就没怎么睡觉,等清晨的时候我问她身体感觉怎么样,还看不看日出。她说比晚上要好很多,日出当然要看,不是每个人来都能看到日照金山的。
于是我搀着她到飞来寺看梦寐以求的日照金山,欣赏到壮美的日出景色,给她留下了美丽的倩影。
看完日出考虑到她身体情况我决定坐车回香格里拉,车上给她继续吸氧,她觉得头涨的症状减轻了,除了身体有点无力,说话不大喘气了,脉搏也恢复正常。
回到香格里拉第一时间就去当地人民医院做检查,医生给她吊水恢复,看到医院输液室里坐满了边打点滴边吸氧的人,吊完水后她感觉一切恢复正常,接下来的旅途就顺顺利利的度过了。
去往高海拔地区一定要注意
不要以为年轻就不当回事不要把行程安排的太紧凑白天没有事情不代表晚上没有事情不要到高原地区马上洗头洗澡我们出行前看过攻略说到高原地区第一天不要洗澡,也许是白天经过更高海拔的地方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就疏忽了自以为是,老婆第一次上高原就洗头发,即便马上吹干,还是导致头部受凉引起高原反应。
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要逞能,科学谨慎地对待,合理镇定地处置,照顾好身体的前提下欣赏大自然的馈赠。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