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界限不清是中国式家庭最大的问题之一,父母总是很容易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帜,过度干涉和控制。想要家庭关系和谐,我们就必须学会划清界限,与父母保持一定距离。

01

最大的心累,往往来自最亲的人

读者小A是家里的独子,肩负着父母的厚望。尤其他的母亲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所以从小打大,小A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母亲说了算。

小时候,小A想学画画,母亲觉得学这个没用,就帮他报了英语班;中学时,学校有机会送他去法国读书,母亲不同意,他就没去;高中时,他想去北京上大学,母亲觉得太远,他最终留在省内,去了母亲决定的大学,报了母亲选择的专业;

大学的时候,小A找了一个女朋友,母亲认为她的条件配不上自己儿子,硬生生以死相逼,拆散了两人;毕业后,他又按照母亲的心意,找好工作,然后不断地相亲……

好不容易,他找到一个符合母亲的要求,而自己又真心喜欢的人,并且两个人结了婚,眼看着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他的母亲又因为两人不愿意马上要孩子而发脾气,甚至各种挑剔儿媳妇,明着暗着不知道说了多少难听的。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的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小A实在没有办法,就决定和妻子一起搬出去,结果这下捅了马蜂窝,老太太又哭又闹,一个劲儿地骂他不孝,说他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只是这一次,小A不想再妥协了。他说:“其实我真的不想让我妈难过,可是,我更不想再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毁了我的生活。”

02

我是为你好,是最大的傲慢

其实生活中像小A这样,因为亲人而感到心累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有的人天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却被父母逼着应付各种亲戚,不做就是不懂事;

有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却因为父母重男轻女,而被迫担起哥哥或弟弟的生活重任;

以及被无数人吐槽的,高中大学时不让谈恋爱,大学一毕业就叫你马上找个人结婚、生小孩……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找一个可以为你省一件花花公子外套的钱而让你去买渴望已久的LV手袋的男人当丈夫。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不追求名牌,物质要求保持在质量保证的水准上。不要沦为物质的奴隶。

中国式家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界限不清。尤其是亲子之间,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觉得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是我的孩子就应该听我的,从而造成过度干涉和控制。

中国式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为你好。”或者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要多,听我的才不会有错。”

可是在我看来,这些话语是何等地傲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谁又有资格替他人做出决定呢?

当一个父母以这样话语来逼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决定的时候,不过是把自己的幸福标准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做一个明礼的人。辨理要明,办事要清,待人以礼,束己勿松。礼,是衡量一个人行为举止的文明标杆,是一个人心灵的外化,应时刻检视。

在他们的心中,你过得好不好的标准,并不在于你自己的感受,而在于你过得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就像有的父母觉得女生过了24就一定要嫁人,要是女儿到了年龄还没结婚,那么哪怕她过得再好,也还是会疯狂地逼着她嫁人。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会让父母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标准的时候,采取批评、辱骂、贬低、惩罚等方式,让孩子顺从自己。无形中,从一个保护者,变成了迫害者。

03

模糊的家庭界限,会让所有人都痛苦

心理学认为,每个家庭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包括夫妻、父母、孩子、兄弟姐妹等。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这些部门应该是各司其职,又能互相合作的。

一旦有人想要插手其它部门的事宜,那么这个家庭就必然会出现问题。而且最终受伤的,往往不只是一个人。

就像小A的例子。他的母亲从小控制自己的儿子,现在还想控制他的妻子乃至他未来的孩子,他和他的妻子显然是受害者。但是在他母亲的心中,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儿子好,现在儿子还为了个女人违背自己的心意,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在奔向目标的道理上支持不懈持之以恒,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陀思妥耶夫斯基

于是,在这个界限模糊不清的家庭里,最终会出现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在痛苦。

去年的时候,微博上曾有一个很热的话题。一位26岁的女孩,父母疯狂逼婚,甚至连条件非常差的对象也逼着她去。每次相亲失败就骂她没用,甚至说如果她三十岁以前嫁不出去,他们俩就不活了。

最终,这个姑娘留下一封信,“既然你们这么想让我结婚,那就准备冥婚吧。我不会再反抗了。”然后从17楼跳了下去。她以这种最决绝的方式,来选择和父母抗争。

在那条微博下面,有一个姑娘的回复,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位姑娘说她也26岁的姑娘,也是父母逼婚,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妥协,嫁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一个自己还不想要的孩子,过完自己的后半生。她说:“我相信这辈子很快就可以过去,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更可笑的是,有人竟然在她的留言下说:“孝顺的姑娘,为你点赞。”

是啊,中国人推崇孝顺,所以她选择了顺从父母的意愿,可是却搭进了自己的一生。

无论是前一种决绝,还是后一种的妥协,越界就是越界,遗憾就是遗憾,痛苦从不会因为披上了亲情的外衣就减淡。

04

成年人的亲情,就是与父母保持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顺,也就是要子女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于是很多人就认为,孩子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要听话。

也因此,很多人一听到家庭界限,一听到要与父母保持距离,就会觉得这是不孝,是大逆不道,甚至心中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和罪恶感。

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父母和自己就是站在对立面上的,只不过是自己一直在压抑本性而已。

其实,界限这个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得那么无情。与父母保持距离,也并不是意味着要彻底斩断情意,与父母为敌,而是以一种更加成熟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亲情。

在这种态度里,孩子和父母是完全平等的,是彼此尊重,互相宽容的。

父母不再随心所欲地干预孩子的生活,而孩子也能够在保留独立自我的同时,给父母更加理智的爱和关怀。

这样的态度意味着: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我爱你,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然,身为孩子,如果想要和父母保持距离,这必然会让家长倍感受伤,就像小A的母亲那样。

但就像你小时候再不愿意去学校上学,父母也会狠着心把你送去一样。任何一种成长,都必然伴随着痛苦。

界限感(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qg/83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