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极端说谎者

极端说谎者来源:《心理月刊》文:陈岚、颜语“你真是个极品大骗子!”这是女友甩给阳城的最后一句话。一年前,阳城还是女友眼中的绝世好男人。那时他在某论坛以“海归化工专业硕士”的身份出现,“活雷锋”是他的雅号。圈子里的网友谁到了他所在的城市,他必定管接管送,包吃包喝,男女一视同仁,彬彬有礼,绝无揩油艳遇之心。最终,论坛里一位美女成了他的女友。在女友对他的考察中,阳城表现得十分坦诚,主动邀请女孩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办公桌上“不经意”地放着他的证件(伪造的)、美元零钞;旅游一路安排五星酒店入住,坚持开两个房间,丝毫没有越轨之意但在两人同居一年后,女友逐渐发现各种可疑。声称在加州留学的阳城,竟然连落日大道(SunsetBoulevard)都没听说过;常大吹公司福利如何之好,却不知五险一金为何物。起疑的女友来到他所在的公司,答复是查无此人——曾带女友参观过的办公室居然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女友质问,阳城赌咒发誓,抹脖子跳楼。直到女友扔出他的真实身份证和同学录,他才闭了嘴。“我不是个骗子。”他离开前,反复强调。虽然被所有人认定为骗子,但阳城依然“真诚”地认为,自己不是骗子:毕竟我还是念过大学的。虽然被退学了,但也是念化工的不是吗?虽然我的父母不是国家税务局干部,但好歹也是一个地方的乡镇干部,不是吗?我只是稍微夸大了一点点而已,难道男人在找女朋友时不兴稍微吹吹自己吗?

极端说谎者我们生活在鼓励说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不少阳城这样的极端撒谎者,亦称为撒谎癖(Pseudologia fantastica)。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性的撒谎,无论大事小事。他们对撒谎有心理依赖,不能自拔。撒谎时通常极其镇定,常常自己也信以为真。29岁的月舞就与阳城同病相怜。阳城因为谎言毁灭了爱情,月舞则因此失去了友情。原本是前途无量的美女写手,有稳定的职业和朋友圈子,明知一切来之不易,却因戒不掉说谎的瘾,成为人人唾弃的撒谎精。“富二代”、“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干爹”她的身世随时有新版本生出。收入不足以维持谎言,她就开始借钱。她对钱的目的很模糊,很大程度,仿佛只是为了找到撒谎的乐趣,不断地去编造故事借钱。同时用借到的钱维持撒谎中的细节。这是她和职业骗子的分水岭。她每天生活如履薄冰,却完全不能自制。“我们今天是生活在一个鼓励而非打压说谎的环境中。”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PaulEkman,1934~)说。在现代工业社会,说谎骗人的机会大增,隐私空间唾手可得,到处都是关得紧紧的门户。被逮到了,社会压力不足以造成惨重的代价,大不了换个工作,或换个配偶,甚至可以搬家到陌生的地方,坏名声又不太可能跟着走。顶着海归、高学历、有钱仔的帽子,阳城总是能很快打入新的社交圈。当他杜撰着自己的“上流人生”时,总能吸引一群艳羡的目光如影随形。“他们想结识这样的朋友,我就如他们所愿。”阳城深谙每个人的弱点和软肋。如今,社会对个人成功、财富的极度崇拜,为谎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一部分人为获得人前一时的风光和显贵,用谎言粉饰自己的经历、身份和地位。阳城和月舞只是其中极致的典型。职场上“万里挑一”的撒谎者“有多少人不给自己涂脂抹粉呢?唐骏不说谎,能得到那么多名利和追随者吗?”阳城为自己的谎言合理化寻找着理由。谎言之所以畅行无阻,除却利用人们的虚荣心态之外,还利用了一部分受欺骗对象的善良和对人际关系的基本信任。当谎言侵入职场,带来的灾难可能更加石破天惊。曾凭借报道获普利策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JanetCooke),就是职场上惊天谎言的制造者。初入《华盛顿邮报》的前8个月,她就发表了52篇署名文章。不久,她写出一篇生动而发人深省的文章《吉米的世界》,报道一名年仅8岁的小瘾君子吉米的悲惨遭遇,母亲的同居情人常常在吉米的静脉里注射毒品。报道一出,全城居民的心情都随着吉米的命运波澜起伏,警察出动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想找到吉米和吉米的家人。而库克本人,则凭这篇报道折冠1981年度普利策新闻特写奖。在库克获奖的那一天,所有的荣耀随之土崩瓦解——当他们对库克的生平经历进行简要介绍时,发现其中充满矛盾。她宣称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芬兰瓦萨大学,实际上只是在那里待了一年;她号称会说法语、葡萄牙语,却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得事实最终还证明,打动人心的《吉米的世界》完全是编造的!而在报道发表之前,编辑们竟无人怀疑过其真实性。库克杜撰的《吉米的世界》给《华盛顿邮报》带来灾难性的耻辱和动荡;令把关的编辑蒙羞——他们最赖以自豪的“怀疑一切”的职业精神被遮蔽;主编也差点引咎辞职余波久久无法散去。用影帝级的表演让所有人信以为真,极端撒谎者很享受很满足——打电话时阳城会伪装自己在机场公务繁忙,甚至把手机伸到窗外去取环境杂音来制造效果;在尚不知情的女友面前,他甚至胆敢请来大学同学(事先不作通气),期间巧妙地编织曲解同学的对话,“作证”自己的学历完成这些不可能的任务,让他的快感几乎可以冲翻整个天灵盖——同时欺骗一群人,这是一项极限技艺。月舞也沉醉于这样的快感。她每一次借钱都伴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狗被车撞了、妈妈急病要开刀、钱包被人抢了——陈述有丰富的细节,语气沉痛、焦虑、哭泣,让听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毫不犹疑地慷慨解囊。她最“得意”的一次战绩——向帮助过她的一位大姐的朋友们编造,这位大姐的老公有了小三,小三上门要堕胎费,为了不伤害好心的大姐,她主动担负起为小三筹集堕胎费的义务。这个名目几乎让大姐的每一个好友都掏了腰包,并且,没有人敢去找当事人求证。在报道作假被揭穿之前,珍妮特·库克用文字和简历让《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一致认定:这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记者啊!“她在职员中鹤立鸡群,她总是昂首阔步。当她微笑时,旁人会晕眩于她的笑靥中。她的衣橱似乎是个无底洞,每天都会有款式时尚、近乎完美的新衣服。”从某个层面来说,撒谎癖是独特的天才:他们的谎言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具象,细节、对话、甚至有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他们内心自负,认为自己的智商要远远高于常人。对于他们,每一个谎言都伴随着智力上的优越感产生。谎言是对抗的唯一武器“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么个人?”阳城时常痛苦地问自己。“人品问题”、“道德问题”——这是被欺骗的人对极端撒谎者下的论断。事实上,他们说谎并非以伤害别人为目的。原本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甚至幻想。在真实和幻想之间,常常连自己都真假难辨,最终害人害己。而心理治疗师李晓驷,更愿意从心理学角度,为极端撒谎者的怪异行为寻找深层的缘由。阳城曾度过一个极其没有安全感的童年,“从小在一堆堂兄弟和邻居孩子中,我最不受待见,个子小,又老得病,他们都不爱跟我玩,说我人小鬼大。”他更对自己的父亲耿耿于怀:“他不仅没有保护我,还动不动就拿我和亲戚家孩子比,非打即骂。”父亲的虚荣和暴力,交织成阳城童年的阴影。“对孩子不恰当的教育,体罚、期望过高、冷漠、粗暴等,都是元凶。孩子安全感缺失,感到说真话就会处于危险之中,于是产生说谎这种防御机制。”心理学家李晓驷说,年幼的阳城为了应付强大而粗暴的父亲,唯一能发展的防御体系就是语言——巧言令色能够欺骗高高在上的父亲,帮助阳城短暂地逃避痛苦,并产生胜利的快感。逐渐地,模式根植在他的意识深处。再将欺骗的行为模式带入成年阶段、和正常人群的交往,显然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月舞从小面临的抛弃比阳城更彻底。父母在她1岁时离异,各自离开家乡,把她寄养在外婆家。在表兄妹的幸福生活对比下,月舞从小就喜欢夸口:爸爸妈妈多么疼爱自己,将会挣多少钱回来接走自己。她以撒谎精闻名于所在的小镇。而父母听说女儿养成了这样恶劣的癖好,本来就疏冷的感情更加淡薄。而月舞,也越发喜欢撒谎。至于未来怎么办?谎言揭穿的那一天怎么面对父母?阳城不愿意多想。闷了一会儿,他忽然诡秘地一笑:“是他们把我养成这样子的,不是吗?那就让他们埋单吧。”众叛亲离的生活阳城和月舞在被揭露后,失去了所有朋友,社会关系几乎归零。被阳城和月舞欺骗过的人,陷入自我怀疑、沮丧、失落、愤怒中。他们都或明或暗地在问自己:他/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是否是个傻瓜,才会被骗得团团转?他们长时间地不能原谅自己的愚蠢,自我价值感普遍降低。心理创伤不为人知却后患深远。众叛亲离的阳城和月舞,谎言还在继续。阳城换了一个论坛,这次注册的资料是“海归计算机专业博士”。但撒谎成癖在阳城的脸上留下了烙印,他的眼神浮游不定,永远不跟人正面接触,但你一转眼,又会发现他贼亮贼亮地在瞄你,像是偷窥。“这个人很膈应”,新认识的人也不愿接近他;而月舞,为应付讨债的昔日朋友涉嫌诈骗,差一点锒铛入狱。“说谎者通过说谎获得病态的满足,不治疗不处理,再加上家人朋友避之不及,只会加重他/她的痛苦,形成恶性循环。”李晓驷为阳城月舞们的未来担忧。为了得到认可,他们会用更狡猾和高明的手段来骗取别人的感情。并非无药可救“阳城为此感到痛苦,有改变现状的动机,那就有了治愈的希望。”心理专家李晓驷认为,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说谎癖完全有可能矫正。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很多年,并且要伴随真实环境的改善和改良。亲朋好友施以援手,是陪伴极端说谎者走出心理痼疾的核心,这是心理医生最无能为力的部分,却是家人可以不离不弃守护的亲情。埃克曼在《说谎》中的一句话也许可以帮助审视自我与谎言——我们既不像婴儿那样毫无遮掩,也不是随心所欲的百变神通;我们既能说谎,也能诚实;既会辨识谎言,也会懵然无知;既会被骗,也会探知真相。我们可以选择,这才是我们的本性。如何面对极端撒谎者?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系教授李晓驷给出三点建议——1,知道他是一个说谎者之后,明白他不是以恶意伤害别人为目的的,他只是病了,把他当作病人看待,降低对他的要求,我们的心态就能平衡许多。2,建议说谎者寻求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家庭治疗,家人共同参加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撒谎癖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受家庭影响的。3,受害人的亲朋好友如果受到心理创伤,严重时可以接受心理疏导。极端说谎者《说谎》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如何识破这些谎言,识破的可能性与利弊如何,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的机会?请从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开始。作者:[美] 埃克曼译者:邓伯宸 徐国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12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027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