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综合征”不容忽视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足足困在书山题海里三年的考生们,如今一朝获得“解放”,个个都像出了笼的小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唱K、打机、看球赛、上网,忙得是不亦乐乎;想怎么睡就怎么睡,黑白颠倒不说,每天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赖在床上,连早饭、中饭也省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零食、冷饮替代了正餐,消夜、啤酒却日日不少。对孩子们的纵情发泄,家长们通常都很理解,也很少去干涉。但专家表示,高考后过度放纵存在健康隐患,家长万不可大意。同时,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性格、行为改变,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免导致心理疾患,产生严重后果。
★性格、行为突然改变,潜藏心理危机
高考结束,同学们都成群结队地出去玩,莹莹却把自己锁在了房里,一声不吭。这几天,她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好觉,无论睁眼还是闭眼,脑子里想的全是那两道不该错的数学题。“我怎么会那样解题呢?亏我还是全班第一!我真没用!”一遍又一遍的自责和懊恼,让莹莹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到了后来,竟发展到神情呆滞、不吃不喝也不说话的程度。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共卫生专业博士陈祖辉表示,每年高考后都有不少像莹莹这样因一时失手而出现心理危机的例子,这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值过高,没有摆正心态造成的。“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优秀,但抗挫折的能力并不强,自己怎么都接受不了丢分的事实,很容易因此造成心理的偏差。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甚至可能导致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专家支招:
陈祖辉认为,高考后家长切不可放松大意,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有无异常,特别是那些平时很在乎成绩的优等生,家长要是发现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交流或脾气暴躁、极为焦虑,一定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让孩子认识到高考的一次失利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接下来还可以做很多的选择,比如复读,或者读职业技术学校,条条路都可以成才。还可以客观分析孩子有哪些优点,对他们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当然,如果沟通无效,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而不是想当然地“让时间来修复伤口”或是“怒其不争然后索性不理”。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对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该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说,高考后有一类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心理问题叫“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常见于成绩公布和接收录取通知单两个时候,由于预期和结果存在较大落差,患者的心理调适不过来,就会出现情绪极其低落、痛苦、抑郁等症状,并常伴有睡眠障碍。此时单靠心理辅导还不够,还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改善睡眠和控制情绪。
★饮食玩乐过度,身体容易出毛病
三年苦读,好不容易熬过了高考,怎能不尽情地发泄一番?KTV的自助餐、烧烤、消夜、冰啤酒、冷饮全都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作息时间也完全打乱了,白天用来睡觉,晚上疯玩,K歌、泡吧、打机、看球赛、上网发帖子,怎么开心怎么来,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吃东西吃得不当引起胃肠疾病高发;天天熬夜削弱抵抗力,惹来呼吸道疾病;出游准备不充分造成意外伤害;谈恋爱太过火,甚至可能意外怀孕……
专家支招:
考生在高考后好好放松理所应当,但一定要注意适当、适度、安全,以免乐极生悲。他认为,考后的两三天放纵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过了这几天以后,还是要慢慢调整过来,将饮食作息都回归正常。同时,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积极参加运动,爬山、打球、游泳都是锻炼体魄很好的方法;学学烹调,做做家务,以后上大学没准就用得上;考驾驶证、普通话证、GRE等,不单是提高自信,也能增强能力;要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听听音乐,看看名著,写写书法,都可以充实自己。
聪明人更懂得“未雨绸缪”,在填报志愿之前就提前做准备,多和父母、师长沟通,一边了解大学和专业的情况,一边给自己制定人生规划。入学前的心理适应也是必要的,最好做到“心中有数”,为上大学的顺利过渡打好基础。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