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心理学博士、作家毕淑敏又一心理力作《女心理师》

心理学博士、作家毕淑敏又一心理力作《女心理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目前中国有2亿到3亿人困扰于自身的心理问题,最严重的3类问题是:抑郁、焦虑和失眠。因婚姻、下岗、失学等引起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是精神疾病和自杀人数总和的10倍以上。

这些数字敲响了警钟,也让现代人意识到心理自救的重要。日前,女作家毕淑敏历时3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女心理师》与读者见面。这是在她取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作为注册心理咨询师成功开办心理诊所后的一部力作。

探讨各层面人群问题

年轻的女心理师贺顿,每天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案主,无数案主的精神疾患,加之本人面临的情感危机,使贺顿接近心理崩溃边缘。在恋人的帮助下,她找到心理权威进行“督导”,而权威所采用的手段又引起贺顿的深刻怀疑……《女心理师》用贺顿的经历勾连出8个人物的故事,探讨社会各层面人群的心理困惑和救赎突围之路。

而现实中,毕淑敏曾有3年时间专心于自己的心理诊所,但最终却因前来求助的人太多而关闭。毕淑敏说,自己好像是海上的一艘船,海水中无数人伸手请求援助,不知道该救谁、不该救谁,“诊所再开下去就感到绝望了”。这让她决定关闭诊所,重新拿起笔,用文字帮助人们治疗内心。

“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毕淑敏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给社会带来巨变,人口流动、都市化、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独生子女家庭等,都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很多人被忙乱的事物迷住了双眼,没有了方向感,遗失了理想。她认为,关注心理并不是一味地关注猎奇、压抑、幽暗等,而应当从人性的深处去着眼。

在书中,毕淑敏借女主人公之口说:“心理师的工作让我沧桑。那么多人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我,感同身受,让我得以窥见人生的丰富和奥秘。”作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毕淑敏常常叹息于人性中的悲凉、罪恶,心里充满了哀痛。因此,当有人怀疑书中的故事源自真实案例时,毕淑敏回应道:“我已经了然人性的复杂,完全不必照抄现实生活。”

她说,《女心理师》的风格是残酷和温暖交织。“我一直都认为,人性是有很多的幽暗之处的。这些幽暗之处不可以简单地以好或坏来评价,而应当是以丰富的人性去展示的。”

自己也曾经是幸福盲

做过20年救死扶伤的内科医生,也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说,但对于“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的问题,毕淑敏坦言自己也曾一度茫然。

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多年前的一天,毕淑敏读到一则新闻,讲欧洲某报纸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果排在前四位的是:给孩子刚洗完澡,怀抱婴儿的母亲;给病人做完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在沙滩上筑起沙堡,看着劳动成果的孩子;写完小说最后一个字,画上句号的作家。看到这则消息的一刹那,毕淑敏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我竟是一个幸福盲!”母亲、医生、作家的生活,毕淑敏都一一体验了,可她的感知多为麻木迟钝,“这个结果强烈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从此,我开始审视自己对幸福的把握是否敏感和精确。”

“人们总是处在紧张兮兮的未雨绸缪中,其实幸福感并非金钱的结果,而是灵魂的成就。”

毕淑敏认为,现代人几乎无时不在遭遇心理上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心理上不适有所觉察,不要觉得不正常,要用更大的胸怀去接纳这些情绪。她认为,“很多人的焦虑来自对自己要求太完美了。不要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在书中也写了,凡是人间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为人物找到光明出口

《女心理师》目前只出版了上册,书中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悬念,下半部会如何发展?毕淑敏说:“我基本都为人物寻找到了光明的出口。因为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07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