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给空巢父母心灵慰藉
新闻事件:
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修订草案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能够看父母的人群占比16.4%,每个月的是13.8%,每三个月是9.5,每半年的是14.9,而一年才看一次父母的高达33.4%。
心理解读:
如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被打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就已显示我国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即大约每4个老年家庭中就有一个空巢家庭,预计到2030 年空巢率将达到90% 。对于空巢家庭老人来说,很多“尴尬”问题要着手应对,从生命周期上说,他们面临着从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转型,从家庭周期上说,他们从家庭的核心或主干转为空巢家庭的独守者。
三成子女一年才看一次父母,空巢老人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空巢综合征”可能席卷而来。“空巢综合征”指的是,老年人由于缺乏与子女和亲友之间的交流, 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 感到孤独和寂寞, 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 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心理行为表现)。这些负性情绪强烈或持久地反复体验即成为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容易导致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减退, 抵抗力下降, 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消化不良、心慌气短等症状, 导致诱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躯体疾病(躯体表现)。可见,精神慰藉的缺乏同样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杀手。对于老年人老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老人在家中所受到的关心、尊重程度, 是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儿女很难做到传统孝道要求的“随侍在侧”,这就更需要儿女们通过其它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尽可能的多的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多了解父母的需要。对老年人来说, 如果他(她)确信,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 他(她) 总是可以得到值得信赖的人提供的帮助, 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其焦虑, 就能保证其拥有良好的心理感觉和状态。尊亲,悦亲,养亲是传统孝道的精髓,孝道入法,是想唤醒子女的亲情良知,但也有网友担心,对于不孝者,强制手段不能强制他们出热待父母的心。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发展的早期(特别是出生后的两三年)是儿童形成对父母之爱及其他情感与关系的关键期,在此关键期中或之后,儿童与父母形成的感情与关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儿童的气质类型、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很早就相对固定下来了,这虽然不能完全预测成人后孝顺与否,但二者之间有一定关联。此外,早在10到11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完成了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变。因此,笔者认为想要通过法律这种他律手段强制出孝道是不太可能的,法律只能起到提醒、警戒和事后惩罚的作用,想要让孝道得弘扬,还得从娃娃抓起。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0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