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者为什么会“坦承罪行”
刑事司法的实践表明:几乎每一个冤案背后都有一个无辜者“真实”的自白。既然无辜,哪来自白?难道那些“坦承罪行”的无辜者就不知道他的谎言非但不能给他带来好处,反倒可让他锒铛入狱甚或命丧黄泉吗?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心理机制下让他们无视将来的刑处而自陷于罪呢?
日本心理学家浜田寿美男的《自白的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无辜者陷入自白的心理机制。审讯是一个具有巨大压力的磁场,它蕴涵着把嫌疑人吸引到有罪方向的强大力量,尤其是在警察先入为主地认定嫌疑人就是“罪犯”的心理的支配下,它的力量就变得格外的强大。
作者认为,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与日常生活隔绝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其次,长时间丧失自己的自由,就连进餐、排泄、睡眠等基本生活都在他人的管理下的痛苦,也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再次,在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被人责备罪行,甚至被痛骂成禽兽不如的情境下,其给心理所带来的创伤往往比得上身体上的暴力。此外,审讯员还会经常抖出与犯罪无关但是却使人感到罪责感的其他私事,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嫌疑人一方面对未来没有预期,看不见痛苦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继续辩解也没有辩明无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审讯员还不时地鼓吹“自白有利论”,这就会使嫌疑人陷入一种天平式的错觉中。天平的一端是此刻正在忍受着的痛苦,而天平的另一端则是遥远将来被定罪处罚的可能性。而人们总是回避现在的痛苦,而对将来的不幸却视而不见。再加之无辜者往往对未来的刑罚不具有现实感:他们往往天真的认为,没有做的人即使自白说自己做了,也不能据此处以刑罚。正是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无辜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罪行”。
该书就此明确地指出:“要取虚假自白并不需要直接的拷问。大部分人只要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一磁场之中,就都会陷入自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谁都有这样的软弱性。”
这本书是以日本刑事司法的现实案例为素材而撰写的,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审讯存在,那么导致无辜者自白的磁场就会存在,这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削弱这个磁场所产生的压力。据此,现代各国都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如讯问时的律师在场权或亲属在场权,允许律师或亲属自由地会见嫌疑人,讯问时进行录音或录像,对违法讯问者施加程序性制裁(排除虚假口供)或实体性制裁(民事赔偿、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缩短讯问时间和羁押的时间,对被羁押的嫌疑人施以人道的待遇,等等。这些措施无不在提醒着执法者,对于每一个口供,都要保持一个慎之又慎的态度!(李昌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