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并不非常了解我们到底是谁
你可能以为你知道你是谁,其实你错了。
研究人类大脑如何确定人类身份和行为的科学家认为,事实上我们并不非常了解我们到底是谁。目前为止驱动我们行为和塑造我们人格的过程大都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奇奎尔·摩斯拉说:“自我意识的本质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和认知学科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最近又一种论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支持”。摩斯拉博士解释说:“如果你把人类的大脑看作是一组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的话,那么自我意识的作用就好比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帮助这个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
举例来说,如果你端着一盘热菜准备放在桌子上,大脑中的“一部电脑”会告诉你:快把盘子扔掉,因为盘子很烫手。而“另一部电脑”则会告诉你不能这样做,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把菜撒的遍地都是了。
人类的大脑需要自我意识来作为“无线通信网络”,那样的话不同的“电脑”之间就可以彼此通信,最后决定究竟该怎么做。用摩斯拉博士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种决定哪个系统将被整合进大脑而哪个系统将不会被整合进大脑的物理机制”。
不需要“经过脑子”的事情
纽约大学的精神学家乔瑟夫·利多克斯说:“对人类的行为来说,自我意识是抛开表面现象而工作的,多数人类行为是种本能的反应和判断,而不是经过思考权衡之后才决定的”。
摩斯拉博士也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那些认为人类自我意识是可控的观点,就像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一样荒唐。尽管我们自认为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独立精神个体,但事实上我们无时不刻不被无意识行为和环境因素所困扰,自我意识是相当不稳定的。
例如,也许有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究竟想要什么,但是我们其实不知道我们的这些欲望究竟从何而来,也许仅仅是因为几分钟前你在杂志插图里看见了汉堡包,几分钟之后你就想吃汉堡包了,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两者有联系。目前人们对这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意识思考,还处于几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
有些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人们有时会本能地形成某种欲望,而原因则千奇百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进化使人类本能地接近和寻求与自己具有同一性的人或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在于寻找性状相似的同类有助于人类使自身的基因更好地传给下一代。
大多数人没有发现自己也有这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倾向,这完全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建立的,我们并不是在想清楚自己是谁之后才确定自己是谁的,我们本能地认为自己就是自己。
了解我们自己
在塑造人格和形成人类行为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一直都扮演了一个非常能力有限的角色,而除此以外的其他因素和复杂系统都会影响整个过程,因此我们是如何变成我们自己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脑科学研究都专注于独立思维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但是也许科学家们今后需要一种新的思路来研究脑的科学,那就是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验,以梳理出神经系统在集成工作时的真正状态。
利多克斯博士说:我们需要弄清楚在我们的多思维系统大脑中,信息是如何被处理加工的。无论是在自我意识的控制下,还是在无意识状态的驱遣下,我们希望最终可以弄清楚是什么原理决定了我们思考、行动和感觉的方式,而其中最有意义的未解之谜就是——帮助我们知道我们究竟是谁。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