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中的安田,你缘何“被代表”?
经验说:你看,像哈佛牛津伯克利这种世界名校,像美国这种文化土壤才能培养出安田这样有社会责任的好青年!
实验说,中国人会觉得安田的这种心态是在美国和哈佛的环境下成长的结果,但是美国人则更倾向于相信他做什么反映的都是他个人的性格。
3月26日播出的《非诚勿扰》又一次引爆了全民话题,这一切源自一位“与众不同”的男嘉宾安田在节目最后对两位钟情于他的女嘉宾提出的问题:“假如中了一千万美金的彩票,你会把钱给谁呢?”一位女嘉宾淡定地表示“还是会过现在的生活”;另一个孝顺地回答“让妈妈辞去现在的工作”。然而男主角却对两个答案都不满意,抛出一句:“为什么你们没有想过拿这个钱去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 呢?”独自离场。
网络上和媒体上沸沸扬扬的关于他的讨论,都上升到了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层面。 这位爱跳雷人舞蹈表情鬼马的男嘉宾在短短20分钟的电视节目中代表了不同寻常的身份:“美国”代表,“哈佛”代表、“牛津”代表、“加大伯克利分校”代表、“天才”代表以及最牛B哄哄的“拷问时代”代表。
在大家纷纷热议这个男生的个人表现背后深层次的中美道德、“哈佛”价值观以及“天才”的社会责任感时,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出他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有多少是属于他的个人?有多少又是环境使然呢?
心事鉴定员实在忍不住在本文落俗用一次咆哮体:安田,你被代表啦!!!
中国人重出身?美国人重个性?中国媒体和网民的认为安田之所以会看重为人民服务,是因为在美国接受了良好的道德和公民教育,尤其是哈佛教育其一定要回报社会,所以这个人才有这种光辉的“雷锋精神”。
安田之所以会被代表,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身在中国,这个报道到了美国(假如也有美国版《非诚勿扰》),估计媒体就不会说这个美国人多么代表哈佛人的精神,而是说这个人是个性格好动、特立独行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为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早就发现中国人喜欢把人的行为归因为环境的影响,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个性导致的。
著名文化心理学家莫里斯(Michael W. Morris)和彭凯平早在1994年的研究,就发现了这个归因方式上的中美差异。这个事情还得从当时轰动一时的“卢刚事件”说起。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留学博士生卢刚在校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当时在中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后来还改编成刘烨主演的电影《暗物质》。
莫里斯和彭凯平在对《纽约时报》和美国的中文杂志《世界杂志》中对该事件的分析发现,中文媒体的分析大多倾向于认为卢刚杀人的原因是与背景和环境有关的:中国社会给他造成的压力(“是尖子生教育的牺牲品”)以及美国社会背景的诸多因素(“在美国,公民可以拥有枪支”)。但是,美国的报道则强调他的性格特征是造成这个致命后果的成因,比如“脾气很坏,性格险恶”,“心理不正常”等。
会不会是因为美国人本来对中国人有偏见,就把卢刚人品写糟糕一点?说来也巧,没过多久,那一年又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一位美国邮递员(他丢了饭碗、向工会投诉未果、后来一直没找到正式工作)枪击自己老雇主等人然后自杀。莫里斯和彭凯平又对此事件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对卢刚的报道一样,美国媒体认为是邮递员自己的性格原因导致这种恶果,而中国媒体则还是从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窘迫来解释这种行为。
媒体如此,那么普通人呢?莫里斯和彭凯平请来中美两国学生参与实验。分别对学生们描述这两个案件,并从报纸中精选出重要的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让他们去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结果不出所料,美国学生觉得是凶恶的性格让杀手走上了不归路,中国学生则强调环境因素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当被问到要是“卢刚找到了工作”或是“邮递员多点朋友和家人支持”,他们有没有可能犯事时,美国人依然坚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中国学生却更倾向于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回到安田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美国媒体报道这件事情。但是不难看到,这些报道跟中国人惯有的环境归因是一致的。媒体和网友大多认为安田的思想和行为是因为他生在了美国这种公民意识比较强的环境,而哈佛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培养方式才造就了他这样的思想,从而又上升到了教育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的讨论。要是到了美国,可能观众看到的就不是哈佛精神,而是一个性格鬼马(精灵好动)又爱心十足的年轻人啦。
而其实这样精灵又爱心十足的年轻人,中国也是有很多的哦(比如爱搞三搞四的keledoll同学)。所以,与其羡慕人家读多牛的学校,有多好的环境,接受多优秀的素质教育,不如多上果壳网,培养一下自己“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Morris, Michael W., Peng, K., Culture and cause: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v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1994, 67: 949~971
延伸阅读:
(美)尼斯贝特 著,李秀霞 译 《思维的版图》, 2006, 中信出版社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网。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