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不全是毒品的错
经验说: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
实验说:有幸福生活可以珍爱,自然会远离毒品
1954年5月13日八点,当老奥打开实验室的大门,他们震惊了!实验桌上,又一只白鼠悄无声息的躺在笼子里。这已经是3天中第七只死掉的老鼠。到底是谁杀死了它!?
老奥勘察现场后发现,这只老鼠被单独放在一个笼子里,前一天放入的食物一动未动;其他的老鼠都各自分开,被单独反锁在笼子里。老奥打开笼子,将死亡的老鼠取出,放在实验台上正准备解剖,他突然发现,在老鼠的头部,靠近两面嘴角的地方,毛发稀少,有一条线状的隐隐约约的秃毛区域。
接下来,怎么办?对,验尸!随后,他取出之前所有老鼠的尸体检查,果然不出所料,所有7只死亡的老鼠,头部都有一样的伤痕!
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
此时,镜头转向老奥,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悚的表情:吗啡!
在所有死亡老鼠的笼子旁边,都有一瓶吗啡!这些老鼠嘴边的伤痕,是他们想要吃到吗啡时,嘴被笼子的栏杆挤压造成的。就为了吗啡,一只只老鼠不惜生命,用尽一切努力于是,它们没有时间吃饭,活活饿死了。
等下,这个案子里还有很多漏洞,实验室要吗啡干什么?另外,为什么每一只老鼠笼子旁边都有吗啡,同一种药物不应该放在一起吗?怎么到处都是?咳咳,嗯哼,我承认,这个故事是我编的,故事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是,故事结果是绝对是事实!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N多科学家做了N多实验,都发现,小白鼠会不畏艰难险阻(最典型的就是电击),不要天长地久(可以饿很久不吃饭),只求曾经拥有那神奇的吗啡带来的快感。最后,很多老鼠都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
所以,吗啡就是这些生命的终结杀手。这些血淋淋活生生的事实也足以证明一些特定物质的成瘾药性强烈,具有生理上的必然性,都可以让可爱的小白鼠们不吃不喝不睡。
但是,有一位兄弟说:上瘾不是吗啡的错,都是孤单惹得祸!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的亚历山大老师发现,在这些研究中,老鼠们的生活都很悲惨,被剃毛,被插导管,独自一人守空房,夜夜孤单等天亮,最主要的,还没有网上!亚历山大老师共情了老鼠,想:“要是我住这样的地方,我也需要吗啡。”
于是,亚历山大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给老鼠们准备了两种生活环境。一个是一个一个的封闭单人间,另一个是一个大的“乐园”,可以让许多只老鼠呆在一起,给它们喜欢的木头刨花做沙滩,放一些空罐子做凉棚,还把笼子的顶拆了,让它们晒到太阳。他准备了32只老鼠,男女各半,随即分成相同的两组,分别放在单人间和乐园里,四十天左右的时候,从两组里各自取出一半老鼠“交换空间”。在交换十五天后,实验开始了。
因为吗啡有些苦味,亚历山大要加一些焦糖中和,以免老鼠因为不喜欢它的味道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他先给两组老鼠都提供一段时间的苦水加焦糖和自来水。然后再分阶段同时提供不同浓度的吗啡加糖的混合溶液和自来水,实验结果发现,老鼠的吗啡饮用量,和它换没换过地儿,没什么关系;喝多少吗啡,只跟它们现在住哪儿有关系。在加吗啡的试验中,虽然两组老鼠都会去喝含有吗啡的水,但是乐园里的老鼠吃的吗啡要比独守空房的老鼠少得多,在一些特定浓度下,单人间的老鼠引用的吗啡溶液量,甚至是乐园老鼠的19倍;而且,在加苦水的试验中,两组老鼠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这也就说明,这个差异可以说明是老鼠目前的居住环境,影响了它们的吗啡摄入量。你看,即使之前住了四十天的单人间,只在乐园里呆了十五的老鼠们也开始少吃吗啡了。
亚历山大认为,这是老鼠的自我管理机制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在乐园里的老鼠,会自我管制,不让自己太上瘾,而单独居住的老鼠放纵了自己。但这种作用到底是人际环境影响更多,还是和生活设施关系更大,或者两者都有作用,他并没有明确指出。从这个实验来看,也确实分不出来。
这个试验在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除此之外,实验过程中,有两只雌性老鼠意外死亡,还有次停电丢失了几天的数据,(这老兄太马大哈了吧……)所以这篇论文先后被 Science 和 Nature 拒绝,发表的历程艰难曲折。那么,扯回人类的世界,禁毒所是应该多配一些跑步机游戏机,还是多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呢?或者,如果资金够的话,双管齐下最保险。
也许我们不该从道德层面责备那些”瘾君子”,反而应该同情他们的寂寞处境;也许我们不必担心自己会变成“瘾君子”,只要生活充满幸福;也许我们不必为自己没有嗜好难过,因为我们不够寂寞。
寂寞,没关系,孤单,也没关系。可是孤单久了,就要小心,因为,它可能杀死你!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网。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