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指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情绪的稳定性。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地融入与同学的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社会回避、自闭、性格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安全感,与生命早期和“母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幼年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和保护有关。概括地说,安全感主要受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情绪状态。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因“个性因素”或婚姻关系冲突,导致情绪不稳定,或者焦虑、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太多,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缺乏。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不良情绪和家庭矛盾时,都有强烈的无助感和恐惧。因此,父母应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以便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平和的家庭情感空间。

——早期成长经历。一个人在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母亲“稳定”而“有规律”的照顾,决定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这种基于对母体的信任所发展出来的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母亲应尽可能有规律地悉心照料孩子。譬如,通过准确判断孩子的哭声来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满足,良好的母乳喂养、抚摸、拥抱,对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受是很重要的。简单地将孩子交给别人喂养,过早分离,是一种极其草率的做法。

——父母的保护功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安全威胁,譬如被同学欺负、受恐怖事件的惊吓、暴力威胁、遭遇不公正批评等等。父母在这些事情上,是否很好地起到监护人的作用,是否为孩子提供适时的保护和感情支持,也是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遗憾地是,一些父母特别是父亲,在遇到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时候,不是一味指责孩子,就是忍气吞声、妥协退让,久而久之,使孩子丧失安全感。

——家庭经济状况。心理学研究证实,孩子的安全感还与他所感受到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隐形的联系。也就是说,安全感与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暗示”有关。在一些家庭,尽管实际的经济状况较差,但在孩子面前,父母很少显示或不显示对经济的焦虑、压力或担忧,孩子便有良好的安全感。反之,即使一些实际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于在孩子面前夸张地显示关于经济状况的焦虑,同样会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暗示,以致影响孩子成人以后的安全感。

因此,稳定的家庭情绪空间、关爱接纳的亲子氛围、安全踏实的感情支持、稳定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家庭根源。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8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