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世界才会更美好
新闻事件:
据《京华时报》12月10日报道,一位叫崔澜馨的女青年在一年前辞去了年薪15万的公司管理工作,专职担任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的秘书长。今年1月到11月,春苗基金会在她的带领下已救助了157名患病儿童。她每天忙着基金会的事务:筹集资金、给患儿们寻找医疗资源、接送远道而来的患儿、看望孩子们、给志愿者们讲课……经常忙到凌晨,她却乐在其中。崔澜馨说:“如果有人和我对视,我会对他点头微笑,我相信,微笑会传染,善良和爱心也能感染周围的人。与人为善,从自我做起,生命影响生命。”
心理解读: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道德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发展现况却不容乐观。比如,在慈善方面,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曾感叹:中美人均GDP 相差38倍, 但中美人均慈善捐款相差7300倍。著名培训大师余世维先生在谈到情商教育时,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中国的家长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时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有没有人欺负你?”而日本的家长在同样的情况下常常问孩子:“你今天有没有帮助小朋友做些什么啊?”两种关心折射出截然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中国人可能太需要道德文化的培养了,尤其是道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亲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和利他主义(Altruism)?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非常广泛,包含了利他主义这一成分。利他主义指的是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比如,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落水儿童,然后不留名地离开。亲社会行为则包括了所有的助人行为,从大公无私的利他主义到由自我利益所驱使的帮助行为。比如,一些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所做的慈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对亲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的来源非常感兴趣,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探讨这个议题,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了这种行为的历史根源,可以划分为社会生物学和社会进化论两种。社会生物学在对动物进行长期观察之后,发现野兔、白蚁和狒狒等动物也不乏亲社会举动,利他主义很有可能来自于“人之初、性本善”的助人基因;而社会进化论则认为基因遗传的思想只能解释一些基本的亲社会举动,如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却解释不了陌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社会进化论从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给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解释。人类群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责任、互利互惠和社会公平三大社会规范是亲社会行为的文化基础。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这种对整个社会有利的行为和规则,从而造福整个人类。第二种观点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强化和模仿的基本原理形成的,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在成长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父母或榜样的助人行为而学习是否帮助他人以及如何帮助他人的规范,并通过家长的奖惩将这种行为模式固定下来。因此,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公共场合,成年人都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第三种观点是决策理论,强调决策中对利与弊的权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因为即使是最具有利他主义动机的人也不会每时每刻去帮助别人。决定去帮助他人包括着一系列复杂的决策过程。一个人必须首先发觉有事情发生,判断他人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帮助,那么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个人责任。然后,还要权衡一下帮助或不帮助的得失。最后,要了解需要帮什么和如何帮。
总之,亲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和鼓励孩子的助人行为。正如崔澜馨所言:与人为善,从自我做起,生命影响生命。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