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问:我的孩子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老师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有明显的下降,但我想与孩子聊聊,他却爱理不理的,这使我很头疼,不知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答:在现代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不仅成人要承受形形色色的诸多心理压力,而且本该天真烂漫的儿童青少年也要直面来自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的种种负担,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并受到广泛关注。据估计,我国有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3.4亿,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和32%。
因此,身为家长,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如何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笔者以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主动、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反之,便谓之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这里包括着形成、维持和保护、促进和提高心理健康状态等含义。无论何种说法,一定要避免对心理健康的绝对化、片面性理解,认为有一点缺陷和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而乱扣“帽子”,或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没有烦恼、没有不良情绪和消极行为。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是相对的。
正因为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与其说是正常与异常性质上的差异,倒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心理健康绝对不能用类似于“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是发烧”的标准来评判。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不仅是有没有心理疾病,它与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首先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获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同时,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保持个人独立性的同时能乐于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稳定、和谐和建设性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第三,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形成和维护健全的人格;最后,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对生活和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当然,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罗列很多,在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把各方面情况综合起来判断,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这也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维护和促进自己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逐渐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症。从您所谈的情况看,还不能确定孩子患有抑郁症。但如果您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心情不愉快、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时您就应及早求教于心理专科医生,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家长应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态度,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有可能丢面子,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与子女互相尊重,有充分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这种充满民主气氛的家庭有助于孩子养成开朗、自信、积极的心态。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生命,那么,我要说,人生最大的收入是心理健康!一个乐观、心理健康和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患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小得多;在810名癌症患者中,约有一例会自行消退,这个幸运者便是性格开朗的心理健康者。为此,我衷心希望不仅父母们能够保持心理健康,还能够把孩子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