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爷们儿”是种病,得治!
“纯爷们儿”是种病,得治!
在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剧作《卖花女》)中,男主角雷克斯·哈里森成功地把一个贫穷的卖花女点石成金,变成了一个光彩照人、优雅精致的贵妇人,由奥黛丽·赫本扮演。尽管卖花女竭尽全力彻头彻尾地改变了自己,他却并未对她有丝毫的爱怜之情,这让女主角痛不欲生,而男主角却因此对她弃如敝屣。之后哈里森对他的朋友们唱起了哀悼之歌:“女人为何不跟男人比比?”
如同歌词所言,这个故事揭示了据我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男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态度:更愿意与男性朋友为伍,而不是同女性建立关系。
津巴多在其著作《雄性衰落》中,把这个现象命名为“高强度社交综合征”(SocialIntensitySyndrome,简称SIS)。这种“过度阳刚”现象的典型表现是:对始终有其他男性在场的社交情境情有独钟。对于“局外人”或者没资格加入他们的人的排斥越强烈,并且在小群体内部每个男性的卷入程度越深,这种社交情境对他们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关系的性质也就越强烈。
这种社会群组的典型例子有军队(尤其是在新兵训练营里或者出任务的时候)、黑帮、有身体接触的体育运动(诸如美式橄榄球、英式橄榄球等等)、健身迷群体以及兄弟会。当感觉自己是这样的一种“纯爷们儿”社交群组的一分子的时候,男人会体验到正向刺激,例如皮质醇的分泌、肾上腺素系统的激活,或者睾酮水平的提升。久而久之,男性就会适应这种高强度社交,并且更喜欢这种社会接触形式。
每逢重大体育赛事,这种现象就达到了高峰,譬如世界杯决赛或者超级碗周日。这时候,男人们宁可和一群陌生人一起待在酒吧里,观看身披铠甲的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首发四分卫汤姆·布拉迪,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同一丝不挂的詹妮弗· 洛佩兹共度良宵。
从好的方面看,很多这类组织教会了男性如何跟其他男人一起工作,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无意识水平上,这种程度的高强度社交逐渐变成了大家期望的群组功能的基准点。一旦与这种高强度的社交群体环境相分离,譬如不得不参加男女都有的聚会时,或者在家庭环境中,男人们很快就会感觉到孤独寂寞并且百无聊赖。如果离开这样的高强度社交群体,男性有可能体验到脱瘾症状;他们之前在这种全男性社交群组里面参与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症状就越明显。
症状1 难以在同性人群中获得亲密感
对于年轻的异性性取向男性来说,他们又不敢相互过度亲近或者私密,因为害怕显得女性化或者像同性恋,或者害怕降低群体的凝聚力和士气。这就会促成一种和其他男人保持一定物理距离的表面化规则,除了击掌庆贺、撞胸或者拍拍后背之外都不能接受。
这就让人左右为难,男人们会对这种男性群体环境的刺激水平习以为常,但却并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亲密感。当他们进入两性混合的环境中时,就会产生社交焦虑;继而当他们面临跟女性发展亲密关系的机会时,则会力不从心,无法产生性唤起。在一个新近的研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年轻士兵说自己有阳痿症状。
症状2 女性朋友少得可怜
对于那些处于高社交强度状态的男性的可能行为,我们可以作一些很有趣的预测。从这样的群体中脱离产生的负面作用,会导致他们去参与更刺激的活动,譬如极度冒险的爱好或者行为、争执和打斗、酗酒、采用奇怪或者死板的饮食习惯、赌博、飙车。他们也可能会用越来越负面的态度看待男女差异。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泡在显得“很够爷们儿”的男性群组里,例如在运动主题酒吧里看比赛,甚至是参加假想的橄榄球或者棒球联赛。他们没法找到任何跟女性的共同语言。他们的女性朋友即便存在,数量也少得可怜。
症状3 家庭或者配偶的关系不佳
社交强度综合征的另一个特征是与家庭或者配偶的关系不佳。这样的男性更可能虐待自己的配偶,尤其是在喝多了之后;并且更有可能离婚或者分居,而在加入这种强社交的群组之前,他们和配偶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不错的。他们也更有可能会对女性有普遍性的不满,将她们视为永远不理解自己的“另一种人”;所以他们不喜欢那种与地位对等女性的两厢情愿的亲密关系,却对于黄片、嫖娼或者色情按摩更感兴趣。
因此,“纯爷们儿”不是一种男子汉气概而实为一种雄性衰弱的表现。
津巴多教授认为,新一代年轻男性面临的困境还不仅于此,现实生活中还有大量“像肉虫子一样过活”的男性,校园里的阴盛阳衰、虚拟世界中的英雄与狗熊、父亲角色的缺失都是正在出现的问题。而家长、教育者、游戏者和电影制作者都应该警惕起来,直面这将要面临的危机。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