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

研究显示,贫穷会对内心的幸福感产生长期影响。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以上的人来说,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金钱因素包括:

想要拥有或需要多少钱;打算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以及打算存多少钱。

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可能会挑战这些老生常谈的想法。

金钱买不到幸福,这是真的吗?

公认的观点认为,如果你的收入不仅满足了你的基本需求,而且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例如,拥有汽车的出行便利),那么,更多的金钱也许就无法买到更多的幸福。

但是,近期发表在PNAS的一篇论文【1】认为这种公认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tthew A. Killingsworth分析了来自美国的33000多名成年人的数据,这些成年人在研究人员的要求下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随机时间点填报自己的幸福状况。

早期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研究在分析了170多万份报告后发现,年收入水平超过75,000美元后并不会出现所谓的“幸福停滞期(wellbeing plateau)”。

如下图所示,Killingsworthye也发现:这些年收入从1.5万美元到48万美元调查对象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他写道:“这表明,即使在富裕国家,更高的收入仍有可能提升人们的日常幸福感。”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每个收入区间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水平之间的关系,横坐标(收入轴)是对数坐标。【1】 Killingsworth, M. A. . (2021). Experienced well-being rises with income, even above $75,000 per yea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4), e2016976118.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数据显示,每次收入翻番时,幸福感都会以类似的幅度增加——因此,从3万增加到6万美元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要比从12万至15万美元大得多(收入增加的幅度同样是3万美元)。研究显示,当年收入超过7.5W美元后,生活的满意程度变化幅度会比幸福感更高一些。

买什么能够让幸福感最大化?

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买什么都不会让幸福感提升太多,但是,买自己的急切需要的东西,的确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同样,有大量证据表明,购买体验,而不是拥有的资产能够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例如,在2020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项针对2635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2】,他们在白天接受定期的短信,询问他们目前的情绪和购物情况。研究人员发现,与购买同等价格的商品(如珠宝或服装)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花钱的体验(如参加体育活动或在餐馆吃饭)会带来更多的快乐。

另一项发表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上的研究【3】报告称,尽管大多数人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选择拥有更多的金钱,但是,自呈报告显示,那些选择金钱参与者的快乐程度会更高一些(在这项分析中,参与者的家庭收入和空闲时间都被考虑在内)。

研究小组还发现,快乐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更多的时间而不是更多的金钱。但他们的分析表明,这种影响确实是双向的,时间和金钱的优先顺序以及更大的幸福感会彼此相互促进(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年龄、收入水平和职业。)

然而,也有证据表明,与你周围的人相比,如果你已经相当富裕的话,购买过程带来的体验会让你更加快乐。2018年的一项研究(同样在美国)表明,不太富裕的人从购买物品中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

收入差距如何影响幸福感?

生活在收入水平更为相似地区的人们报告的幸福感往往会更高——这不仅适用于整体高收入地区,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且适用于花钱不多的地区。

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是我们挣了多少钱(高于基本水平),而是我们比周围的人多挣了多少钱。在最近的一项研究【4】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西欧国家数十年的数据。他们发现,尤其是在欧洲,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与更高的幸福感相关的相关性,会触及到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幸福感下降。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基尼指数与幸福感的关系【4】Yu, Z. , & Fei, W. . (2017). Income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an inverted u-shaped curv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2052.doi: 10.3389/fpsyg.2017.02052

研究人员认为,有限的不平等能够激励人们——人们看到了在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可能性,并且期望他们可能会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当收入不平等变得过高时,“更有抱负的人可能会用绝望和嫉妒富人来取代他们向上流动的梦想”。

与欧洲相比,美国社会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太高了”。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比欧洲低,而且,收入不平等也更严重,但是美国人更相信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关于收入不平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有研究发现,明显的不平等会提醒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更愿意为此做点什么。

金钱买不到幸福么?世界银行估计的2016年全球基尼指数地图。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I.POV.GINI?type=shaded&view=map&year=2016

把钱给别人会更幸福么?

纵观人类历史和不同文化,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人类都会相互帮助——这至少是有影响力的人类慷慨项目(Human Generosity Project)传递的信息。人类学在社区中进行的研究表明,人类天生慷慨大方。虽然这项研究关注的是社区内的慷慨,但是我们当然也存在着以慈善捐赠的形式进行匿名捐赠的动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发现,给予能提升幸福感,而且更快乐的人给予更多【5】,从而形成一个利益不断增加的良性循环。

还有一些研究调查了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做出捐赠的决定。《自然通讯》2019年的一篇论文【6】在分析了GoFundMe平台数百万美元的捐款后发现,捐赠者给同姓人的捐金额明显更多。此外,当屏幕上可以看到异性的被捐助者时,男性和女性的捐款都会有所增加。

同样,简单的“道德鞭策”能够鼓励人们向慈善机构捐赠更多。在捐助之前,研究人员首先让人们反思什么是道德上“正确的事情”,随后发现,被试的实际捐款数额增加了近一半。

如何维持幸福感?

想要维持自己的幸福感,你真的需要存一笔钱、买一套公寓,或是考虑自己的退休时的生活。但是,那些贵得离谱的衣服、衬衫或是度假带来的吸引力只是表面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与存钱买东西相比,给退休的自己存钱会更困难一些。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找到yi一些方法来缩小我们为现在存钱和为未来存钱之间的差距。

《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201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让参与者填写一份思考自己未来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确实能够让他们为自己未来的退休金投更多的钱。

其他团体则研究了鼓励人们加大储蓄的一些方法。

202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Hal Hershfield 领导的一个团队报告了一项对数千名金融科技应用程序新用户的研究。他们建议:小额且规律的定期存款,而不是大额随机的存款方式更能够促进不太富裕的人储蓄。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最高收入阶层每月申请存150美元的人数是最低收入阶层的三倍。如果每月存款额度改为每天5美元时,阶层之间的差异就被消除了(当然,尽管每个人的存款总额是相同的)。

也有证据表明,某些性格特征会让你面临更大的经济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令人惊讶的是,宜人性(agreeableness)也是其中的一个特质是。据这份2018年报告【7】背后的团队称,原因在于,和蔼可亲的人不太看重金钱,因此更容易管理不当。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加州大学学院的Joe Gladstone评论说:“对于收入较低人群来说,这种关系要强烈得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弥补自己讨人喜欢的性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译者陈明。心理学科普编辑,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动力学、图式和慈悲聚焦疗法为来访提供接纳、改变和成长的心理空间。工作微信mintschen

【1】 Killingsworth, M. A. . (2021). Experienced well-being rises with income, even above $75,000 per yea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4), e2016976118.

【2】Kumar, A. , Killingsworth, M. A. , & Gilovich, T. . (2020). Spending on doing promotes more moment-to-moment happiness than spending on hav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8, 103971.

【3】Hershfield, H. E. , Mogilner, C. , & Barnea, U. . (2016). People who choose time over money are happier.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16649239.

【4】Yu, Z. , & Fei, W. . (2017). Income inequality and happiness: an inverted u-shaped curv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2052.doi: 10.3389/fpsyg.2017.02052

【5】[1] Anik, L. , Aknin, L. B. , Norton, M. I. , & Dunn, E. W. . (2009). Feeling good about giv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self-interested charitable behavi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s(10-012).

【6】Sisco, M. R. , & Weber, E. U. . (2019). Examining charitable giving in real-world online dona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7】Matz, S. C., & Gladstone, J. J. (2020). Nice guys finish last: When and why agreeableness i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hard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8(3), 545–561. 10.1037/pspp0000220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28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