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120周年:创伤代代相传?
甲午战争120周年:创伤代代相传?
新闻事件
2014,又是一个甲午年。回溯两个甲子,120年前的1894年,清王朝与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引发了一场战争。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标志着战争的开始。8月1日,中日政府正式宣战。从朝鲜半岛到辽东半岛,最后打到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最终战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着历时近9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大片割地、巨额赔款、主权沦丧,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创伤。如今甲午战争虽然已经过去120年,但是,战争带给中华儿女的创伤依然未愈,每至今日,仍会痛心疾首。
心理解读
战争、大屠杀、恐怖事件,以及空难、地震、海啸、车祸等等,创伤性事件产生的影响可能并不会终止于亲身经历了创伤事件的当事人,而会在当事人的亲属关系中自上而下地传递下去,不仅包括亲子之间的直接传递,也包括多代之间的隔代传递。这种创伤事件的延续性影响在心理学中称为“代际传递”(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rauma, ITT)。
创伤,代代相传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创伤影响的代际传递可能会对当事人后代的认知和情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认知功能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受损, 注意力偏差,刻板和负面歪曲的认知,等等;在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毁灭性焦虑, 迫害性的梦魇, 与丧失和哀悼相关的躁狂心境, 面对未解决冲突的愧疚和愤怒,等等。
另一方面,创伤影响的代际传递还表现为对人际功能的影响, 尤其是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创伤者后代的人际缺陷,通常体现为过度重视家庭中的依恋关系和对家庭的依赖性,夸大建立亲密关系和解决人际冲突的困难。并且, 父母应对创伤的防御方式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 创伤者后代可能更多地采取回避、压抑、隔离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化创伤为力量
当然,“代际传递”的说法本身更强调祖辈和父辈作为创伤影响的“施与方”而产生的主导性, 从而轻视了创伤中后代作为“承受方”的自主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创伤者的后代都被卷入了祖父辈创伤的漩涡。祖辈和父辈的创伤性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后代的认知还是情感,能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影响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都会由于环境和基因的作用而不同。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创伤的代际传递也有其积极的方面,积极、有效的应对创伤的策略和成功的经验能够帮助人们减缓创伤留下的负面影响,并从中得到积极的人生体验。创伤者的后代可能在与创伤性的事件进行抗争后体验到了心理方面的积极变化,或者是学到了祖辈/父辈成功应对创伤的方式, 因此而获得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变得更加独立、自主、坚强、开朗、幽默、智慧等等。
抚今追昔,虽然甲午战争的炮火已经隐入在历史的云烟之中,然而,战败后带来的民族心理创伤却隐隐作痛。日本在二战虽然战败,但其政府至今未向中国人民谢罪,因为他们曾经在甲午海战战胜过我们。我们虽然取得二战胜利,但是,也不能忘记甲午海战的屈辱。唯有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固我海疆,强我国防,才能捍卫国家尊严,维护国际和平,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了解更多
林瑶,吴和鸣,施琪嘉. 创伤的代际传递[J].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9):1667-1676.
作者:刘晶,祝卓宏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