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一起悬案引发的请愿

一起悬案引发的请愿

新闻事件

一起悬案引发的请愿

19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迄今悬而未破。19年后的今天,“朱令案”因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高校投毒案而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热心的网民们,不但在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围观、发帖、留言,以声援朱令,甚至在美国白宫网站“我们人民”(Wethe People)上为朱令“在线请愿”,要求美国“调查和遣返该案的主要嫌疑人孙某”。

心理解读

朱令案的白宫请愿在三天内就得到了超过10万人的签名支持。虽然迄今为止,该请愿尚未能如愿,但很多网民依然积极关注着此事的进展。一桩陈年悬案,为何再度引发网民的大规模关注呢?

陈年悬案引发网络集群

首先来看看这种“大规模的关注”行为。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集群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的、不可预料的、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集群行为的主体“集群”是指“因共同的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

在轰轰烈烈的白宫请愿活动中,参与其中的众网友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网络集群”:大家有着“共同的关注点”—“朱令案”,持有“共同的信念”—“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因而产生了“共同的行为”—支持“朱令案”的请愿。

集群引发“去个性化”

一个人处在群体中,会感到“个体性”的丧失,因而会降低对自己行为的觉察和控制,从而产生自己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这种特性称为“去个性化”。

心理学家认为,当群体中的人们没有以个体形式被注意时,这种“匿名性”的特点会使人们从自己内在的道德束缚中释放出来,因而减少对自己行为的限制,就会发生“去个性化”的现象,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社会规范、个人评价等因素而受到抑制的行为。也就是说,当“个人”的身份湮没在“群体”中时,人们会感到更容易做出一些平时不被允许的事情,尤其是各种反规则、反社会的行为。

科菲(Coffey. B)和伍尔沃斯(Woolworth.S)研究过人们在匿名的网络论坛和公开集会条件下对罪犯的态度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匿名的网络论坛中,人们对罪犯表达了更多的偏见、憎恨和报复;然而在公开集会中,这样的陈述显著减少。

从“去个性化”的角度来看,在公开集会的情境下,人们需要遵从的是“和谐”、“善良”、“宽容”等保守的社会规则,因此对罪犯的评价趋于缓和;但在匿名性极强的网络世界中,“个体”的身份性被弱化,所以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憎恨、报复等有违传统社会规则的态度。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相较于传统媒介,人们在微博、论坛等网络环境中对朱令悬案表达出更多的关注、同情、呼吁,对传说中的“嫌犯”表现出更强烈的指责、愤怒和仇恨。

了解更多

乐国安, 薛婷, 陈浩. (2010). 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99-104.

兰玉娟, 佐斌. (2009).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17(2): 467-472.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32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