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英雄》
神话是洪荒时代口耳相传的故事,故事的角色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情节则用以说明宇宙变迁、生存处境、社会结构、人生意义等等难以理解的现象。随着人类理性的开展与科学的进步,神话似乎只剩下怀旧的功能,或者被列入诡异、荒诞的传说中。而事实上,神话不仅一直存在于宗教中,与仪式互为表里,并且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继续产生启发与引导的作用。
星际战争」电影的大导演路卡斯(G.Lucas)公开承认:他的取材与灵感得自坎伯的著作,尤其是《千面英雄》一书。
以上这一段描述虽然简单,却是神话学者经历数十年研究的成果。最值得称述的是心理学家荣格(C.G.Jung)、宗教史学家艾良德(M.Elialde),以及专业的神话学家坎伯(J.Campbell),他们三人形成了神话研究的铁三角,厘清了这个数千年以来一直面貌模糊的重要领域。
以坎伯为例,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神话,在他笔下归纳为几个「原型」,由相同的成分组成不同的相貌,而根本的功能则是一致的。譬如,创世、造人、灾难、救赎,是与整个民族有关的,而英雄、爱情、婚姻、顿悟则与个人的成长有关。神话无异于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潜意识愿望,我们怎能想象一个没有神话的世界?
一系列「星际战争」电影的大导演路卡斯(G.Lucas)公开承认:他的取材与灵感得自坎伯的著作,尤其是《千面英雄》一书。英雄有无数面貌,但是基本的原型只有一种,就是必须经历「退出、启蒙、复返」这三个阶段。英雄原是凡人,他首先退出自己自幼生长的团体,走向未知而危险的领域,几番冒险与考验之后,他获得启蒙,就是一方面觉悟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肯定自己的使命,于是他复返到原有的团体中,成为众人景仰与崇拜的英雄。从凡人到英雄,是一段心路历程,是把与生俱有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所谓「原型」,就是不同版本的英雄,都必须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并且最后抵达了相似的境界。于是,问题转而成为:人生的目的是否在于使自己成为英雄?不同的人是否最后都要变成相同的英雄?从外表判断,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从心灵判断,人人都有相等的机会与条件,也都有相等的责任与使命,要在此生使自己抵达英雄的国度。这种观念看似古老,其实正是今日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所迫切需要的。
尼采说:神已死亡;于是人类只能依靠自己。结构主义者说:人已死亡;于是个人陷于茫然的困境。神话学借助祝古老的智慧,透过象征的眼光,从个别看到全体,再由整体回顾部分,显示了和谐与融通的可能性,化解了个人主义的难题。坎伯一生研究神话,志在打通四个领域,就是:动物、植物、天上光体与人类。
《千面英雄》是有关神话导读的入门作品,出版距今将近五十年。此书以其内容之丰富与行文之趣味,剖析之深入与观点之明确,早已成为经典之作。
学界对于坎伯的著作如果有所批评,大体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寻找不同神话中的「原型」,他刻意偏重相似性而疏忽差异性。几万年前与几百年前的遗迹,可以显示相同的象征作用,至于细节的歧异就无暇多谈了。这是学术上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二,坎伯对神话情有独钟,于是总能看出其中「美」的成分。在他笔下,一切都是美的。世界是美的,上帝是美的,原始的一切尤其是美的。那么,丑恶难道不是真实的?神话里面不是也有许多骇人听闻的言行?
坎伯看到世间的分裂与对立,所以希望在神话中找到各民族各区域的整合之道;他知道世间的丑恶与痛苦,所以刻意在神话中彰显美丽与欢乐。阅读坎伯的书,除了可以增加见识,赶上神话学的流行风潮,更能引发深刻而细腻的思考,领悟人生的奥秘。不仅如此,书中洋溢的审美情调,就足以点化平凡枯燥的日常生活了。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