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社会变革
诠释社会变革
《今日心理学》杂志
译者: 方小磊
作者:Paul Thagard, Ph.D.
吸烟、工作、男女之事变化巨大,作何解释?作者:保罗-撒加德 博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吾为孩童时,居萨省⑴。彼时,双亲与故友同为烟民,多数妇女操持家务,不论生育控制、同性问题,皆为法律所禁,花柳言情亦难得一见。如今,吾识众人中,吸烟者寥寥,妇女步入社会。同性婚姻已在加国开禁,互联网上色情内容比比皆是,能上网者,触手可及也。此间巨变,是何缘故?
面对如此巨变,当代社会科学苍白无力。
经济、政治诸学,仍循旧例,认为个人选择,理性居多。而芸芸众生,常陷思维泥沼,如动机推论、恐惧推论、证实偏误、沉没成本、喜得患失等等,此间学说竟全然无视。社会、人类诸学,基于后现代假设,世间万物构筑于社会如权力等社会联系之上,而对彼此之间如何看待只字未提。社会心理学说,应成个人心灵与社会变革纽带,惜社会心理研究,重探寻彼此之间如何看待,轻发现群体中,不同社会之间,理念如何传播,情感态度怎样散布。心理认知、人类情感,莫不受制于神经机制,仅此一项,成果颇丰,将阐释社会变化学说,构筑其上,当为良策。所有心理表征——图像、理念、信仰、规则、比喻、情感、欲望无不筑于神经放电模式之上,被克里斯伊利亚史密斯称作语义指称,可演符号象征义,但归咎于感官活动表征。克氏语言指称建构学说,旨在以人脑为根本,从语言角度,提供有关人类思想统一全面之阐释。假如以此看来,社会变革将成何种面貌?
若个人全部思想表征出自语义表征,则彼此间交流将大体生出类似思维活动之传输。社交互动中,在对话、争论等言语交流方式之外,但凡属于能传递信息者,莫不能被逐一甄别。手势、触碰、图片、集体活动如吟唱、游行、参与宗教仪式,同属语义指称中非言语交流方式。言语交流、图形表意之外,电视与脸书使用词语、图片交流情感,交换态度,科技使然也。夫语义指称,在词语句式之外,以感觉、情感囊括非言语信息,理应作为交际理论之基础。社会变化,源于个人神经活动之表征,源于个人心灵之行进,源于彼此相互之交流。由此可见,社会变迁,实乃人际交往互动和个人心理情感过程之叠加也。吾将此种研究方法称作社会认知主义,既与理性选择学说有异,又与建构学说相悖,前者将社会因素归咎个人,后者却又与其相反。
其认为,社会与心理机制互动,产生多重现象为因,社会变迁为果。神经、微观分子包含心理机制之中,此二者,恕心灵思考之能事。欲奠社会认知主义与多重现象新理念,精研重要社会变迁为前提。而社会变,从吸烟、言情,到经济活动、政治体制、宗教习俗、国际关系,无所不有。社会变化之研究, 不应限诠释往昔变迁为本务,现今诸多问题,如种族主义、气候变化、国际关系、诸多不公等等,此番诸学,亦应受其关切。
(1)萨斯喀彻温省(简称萨省,Saskatchewan)被誉为加拿大的“产粮之篮”,以牧场和麦田而闻名。萨省位于加拿大中心地带,东西与曼尼托巴省和阿尔伯塔省为邻,南部与美国的蒙太拿州和北达科他州接壤。“萨斯喀彻温”的名称被认为是由早期印第安土著民提出的,意思指遍布境内的湍急河流。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