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

如此“考验”道德不靠谱——谈谈心理学的研究伦理

如此“考验”道德不靠谱——谈谈心理学的研究伦理新闻事件:武汉街头,一辆正在行驶的583路双层公交车上,“小偷”将贼手伸进女乘客的挎包,偷出手机,其他乘客会是什么反应?是装作看不见,还是巧妙提醒,或者直接站出来制止小偷?在湖南卫视刻意设置的这个“虚假犯罪场景”中,有61位武汉人在不知情的背景下接受了“考验”,有35人以不同方式对失主加以提醒,其中9人挺身而出主持公道。5月8日晚9时20分,湖南卫视播出了这期在武汉录制的《平民英雄》节目,在网上引发不少争议。67.6%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抹黑武汉”,荆楚网的调查显示,截至5.27日中午,37.8%的人认为这是“无聊的节目”,更有当事人表示愤怒。如此“考验”道德不靠谱——谈谈心理学的研究伦理心理解读:新闻中提到的这种“道德考验”不但有“研究”目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控制情境”下观察人的行为,乍看上去还真有点像心理学实验的过程,然而这种做法是绝对不会在现在的心理学研究中的,为什么呢?抛开研究目的不说,单说这种做法就完全不符合心理学的研究伦理。首先,这种做法不符合“知情同意”,心理学研究强调参与者必须有“知情同意”的权利。研究者事先必须告知参与者实验的目的,以便参与者自己做出决定是否参与实验。这一权利是为了保证对参与者的尊重,公交上“道德考验”的所有参与者在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实验”,难怪有人会感到愤怒了。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当告之参与者真实实验目的会“污染”实验结果的时候,研究者通常会告之一个假的实验目的,但也要给予充分的信息,等到实验结束后再告之参与者真实目的,这种设计叫做“单盲设计”。例如,假设研究者想要探索“腹式呼吸对参与者情绪的影响”,如果告诉参与者研究目的,参与者可能会有“迎合”研究者的倾向,可能会“期待”某一结果,而“情绪”又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得到真实的实验结果,这时候就需要“单盲设计”了。其次,这种做法给参与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绝不能对参与者身心带来伤害。这一点在绝大多数心理学实验中都能做到,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有实验可能会给参与者带来担心、沮丧、尴尬、低落等负面情绪,这也算是“心理伤害”。为了尽量避免这一点,心理学实验要求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询问参与者的感觉,并保证参与者随时都能自由退出实验,实验后出现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研究者,总之,这些做法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体现着对人权的尊重。回到新闻中的“道德考验”,显然这种做法已经深深伤害了当事人,以致于当事人感到“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心里的空洞似乎无法填满”、“感到出奇的愤怒”;从当事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不良的影响并没有立刻褪去,而是持续了一段时间,如果节目制作方结束后立刻告之当事人真相,并给予解释和抚慰,或许会更加人性化。以上这些研究伦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研究者们也是经历了足够的教训。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反伦理”的实验要数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和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了。前者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让一名11个月大的婴儿对“白色绒毛”的物体产生害怕、惊恐等很强的情绪反应,最终孩子的母亲愤怒地带走了孩子;后者在“监狱”这种情境下使得正常的大学生身上出现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击性,最后局面完全失控,实验只持续了六日便被迫终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132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