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安定,我接受了母亲的传承
温暖安定,我接受了母亲的传承陈凰凤/政治大学外国语文学院外文中心讲师母亲的生活故事就是力量我母亲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外公)在越南宫廷服务,法军进入越南后朝廷一片混乱,外公也在动荡中遭人暗算而丧命,留下外婆和一家大小,外婆带着家人仓皇逃离,为了安全生活下来,到处躲躲藏藏。据我母亲说,我外公很严谨,很少和孩子互动,加上过世的早,所以我母亲很想念他,渴慕一份完整的父爱。那时代很不安定,直到母亲嫁给我父亲后,时局仍然没有定下来,父亲有段时间待在胡志明市的政府单位工作,母亲住在顺化,两地相隔九百多公里。我母亲是受传统教养出生的女孩子,在诸多不确定的干扰下,她依旧勉力将家里打理的井然有序,一人扛起家务和照顾子女的责任,让我父亲安心在外打拼。
母亲提起艰辛的童年,在聚少离多中给父亲的支持,总是单纯叙述,后来不会说“哎呀,你过得很幸福啦,该知足了。”她给我自由思考的空间,我很感谢也很敬重她这一点,母亲的故事无形中鼓励了我,让我学会感恩且珍惜自己拥有的,更用心经营,联系家中每个成员的情感,包括我和我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与我先生,我们和我们的两个孩子。
母亲用她的一言一行教导我情绪管理,也教我对人的尊重。母亲是手足的桥梁
我们家兄弟姐妹感情融洽,现在也一样,即使已经各自成家立业,又需要时还是会互相帮忙。小时候,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父母尽量对每个孩子公平,比如说给零食,每个人都会拿到自己的一份,如果只有一份,妈妈也会叮嘱大家平分。
我父母很支持小孩读书,当时很多家庭会先牺牲女儿上学的权利,但是他们认为有能力有兴趣就会栽培,没有男女,出生先后的差别,我们家每个孩子有都很努力读到大学毕业。
还有,有难同当,就是一个人犯错,大家一起挨打,因为平常彼此感情好,会舍不得看到其他兄弟姐妹因为自己犯错而遭殃,自然会惭愧、改进自己。
比较特别的是,母亲过世后,我们视大姐如母,吃饭时她坐主位,为他添饭搁箸等细节都做到,这是因为大姐承担、帮助很多母亲的劳务,很照顾我们,就像妈妈一样。
记得我母亲从小就常跟我们说,兄弟姐妹的感情是最珍贵的,当你遇到什么困难,最能帮助你的就是亲手足。我有一对子女,我自己也常常当他们的桥梁,让他们交流、建立感情、化解误会,比如我学习我父母,叮咛儿子词典心时要留一份给妹妹;我会私下跟妹妹将,哥哥怎么关心她,也跟哥哥说,他被骂的时候,妹妹会帮他讲话,我让他们了解对方很在意、很疼自己,让他们彼此少计较。
我也把我母亲给的观念传承给他们:“兄弟姐妹的感情比跟任何人的都来得珍贵,能跟你在同一个家庭里,陪伴你、一起长大,这过程真的很难得,再好的朋友很少有这样的经历”。
配图为闫平油画局部
母亲如斯温厚
我跟我先生因吵架而心情不好时,我会找母亲聊天,但我不会跟她说我是跟先生吵架,也不会跟她抱怨或骂我先生,但我母亲却都了然于心,她会提到过去和父亲的相处方式让我参考。她不会强烈建议我一定要做什么,改变什么,最令我感念也尊敬的是,她从来不会探问,也不骂我先生。
其实母亲一直都很照顾我先生,以前他在越南工作,我母亲知道他一个台湾人出门在外谋生比较辛苦,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我们结婚后,她一样秉持这个观念,不会因为儿女不开心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女儿这边一起发泄、出气。她用她的一言一行教导我情绪管理,也教我对人的尊重。
我母亲很独立坚强,或许是她年轻时习惯一肩扛,忘了照顾自己,年纪大了之后身体开始有些毛病,当她发现自己有状况后,他开始学习照顾自己的健康,不让家人担心,也不会借此给子女压力。因为她认为爱自己,才是真的爱家人;他也叮咛我们说,照顾自己,是对自己、更是对家人的责任,尤其如果孩子还年幼,却必须被迫变成大人来照顾长辈,那是不应该的。
十年前我离开越南到台湾时,很挂念我母亲,但她告诉我别烦恼;她临终时,告诉我们,她的生活很满足很幸福。
母亲活出她生命的美好和力量,到最后一刻是希望我们安心。母亲真的很伟大……。想到她的无私、支持,唔觉得把生活过好,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下一代,该是什么样貌
我母亲从小被她身边的长辈教导,身为女性要学会打理家务,对外理解也是女孩子必备的,我母亲也是这样教育我和我的姐妹,比如说女生不能一边走路一边大笑;要懂得整顿家里,给家人舒适的环境;先生是一家之主,凡事尊重他的意见,对我这个年代的人而言,这些教养很自然,所以我也这样教我女儿,不过,碰上一点难题。
毕竟不同文化,优势不同时代,我女儿各方面都比较随兴,也比较有主见,我经常请她整理自己的房间、请她坐姿端正,有时候让她做些家事,也觉得因为女孩子长大要嫁人,所以要端庄贤淑,她听了很不能接受,会反驳:“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现在我也改变了,像她上家政课要用针线,她来问我,我会仔细教她,我说这样以后有需要,就可以自己缝补东西。我告诉她,学会打理家务,整顿好生活细节,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握的能力,以后就不一定凡事都要靠别人。学得多,反而是一种自由。
至于教育,虽然我和我兄弟姐妹都很致力念书,但是我并不强求女儿未来一定要如何。我重视的是,我的孩子对自己的兴趣了不了解,有没有明确的奴表,而吸收知识、常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管道,“读书”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不必局限在这个方式。
我的女儿不太会将越语,女儿常说:“妈咪大学开始学中卫,所以我考上大学之后在学越吻应该也来得及!”这方面我顺其自然,但真的很高兴她有热情,女儿立志考来我任教的学校,还修我开设的越语课,她笑说没考上,也会来旁听。
现在我会用越语跟儿子女儿说“妈妈爱你”,用沐浴表达对他们的情感,也许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累积成家族传承。
(口述整理/李伟凤)
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wzwt58@qq.com 。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本文地址:https://www.zilezai.com/xlzs/9172.html